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寄何紫屏宪副》
《秋日寄何紫屏宪副》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瑟瑟西风潮汐边,香花谁结未生缘。

灵光不隔三千里,魂梦徒迂十二年。

金井珠江瓢笠异,鸡鸣凤翥剑书悬。

多君学易几无过,笑我浮生雪鬓颠。

(0)
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寄情于友人何紫屏宪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瑟瑟西风潮汐边”描绘了秋风萧瑟、潮水拍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香花谁结未生缘”一句,借花喻人,表达了对未能结缘的遗憾之情。

“灵光不隔三千里,魂梦徒迂十二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思念之深,即使相隔万里,心却始终相连;而“魂梦”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尽管梦中相遇,但现实中的距离却无法逾越。

“金井珠江瓢笠异,鸡鸣凤翥剑书悬”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金井、珠江、瓢笠、鸡鸣、凤翥、剑书,这些意象既展现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想象。

最后,“多君学易几无过,笑我浮生雪鬓颠”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学识的赞赏与对自己的自嘲。诗人认为友人在学问上几乎无可挑剔,而自己却已白发苍苍,虚度光阴,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时不我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学识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岁暮旅馆灯花异常有作

雪封虚馆烛开花,乍吐红英晕紫霞。

四壁图书看照影,一行儿女念还家。

金莲恩重身难称,白玉堂高鬓有华。

应是明朝当献纳,坐听宫漏隔窗纱。

(0)

宿迁晓发

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

不怕孤危缘历惯,太行山脊更羊肠。

(0)

清明前一日过毗陵

老去逢春春更妍,杏花开烂柳含烟。

风旂金鼓频过寺,石岸楼台远接天。

潮信有期通大海,赏心如昨换流年。

禁烟时节江南路,画里山川行画船。

(0)

山中岁暮得旨召还翰林兼许春坊供职志感一首

玉堂金马是重来,新诏青坊许并开。

岂有涓埃报明主,虚烦声价筑高台。

千年礼乐还周典,一代宸奎陋汉才。

直北长安天咫尺,红云无数绕三台。

(0)

初夏四首·其四

绿阴庭院昼初长,药碾丹炉按古方。

病后精神浑爱惜,閒来文字费商量。

自携藜榻安风背,新作茅堂向水阳。

子鲚正肥斑竹笋,欲将身世老江乡。

(0)

甲戌四月八日再游龙华有述

六日龙华两度游,陆行骑马水行舟。

风云塔院松将暝,烟火村家麦已秋。

病到静馀初减药,望穷天际更登楼。

桑榆苦爱清江曲,常愧山僧半日留。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