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
《立秋》全文
明 / 林尧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积连旬雨,况惊一叶秋。

乱云低复合,大火暗潜流。

商意回蘋末,笳声到枕头。

宁须感摇落,不断是边愁。

(0)
鉴赏

这首《立秋》诗,由明代诗人林尧俞所作,描绘了立秋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

首句“苦积连旬雨”,开篇即点出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接着,“况惊一叶秋”一句,以“一叶秋”的轻盈与突然,反衬出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这两句通过雨与秋叶的对比,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乱云低复合,大火暗潜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乱云翻滚,仿佛在天空中编织着复杂的图案;而“大火”(指天蝎座的心宿二星)虽隐于云层之下,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捉摸。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商意回蘋末,笳声到枕头”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商音,古代五声音阶之一,常与秋季相联系,此处象征着秋天的气息。蘋末,指水草的尖端,这里用来形容商音的细微变化。笳声,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音悠长哀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细腻。

最后,“宁须感摇落,不断是边愁”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的平静接受,以及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的变迁,无需过多感伤,而边疆的不安定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忧虑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立秋》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尧俞
朝代:明

福建莆田人,字咨伯。万历十七年进士。由庶吉士累官礼部尚书,以屡忤魏忠贤等,党祸起,引疾归。
猜你喜欢

感兴·其三

岁华水流速,忧心石壁仄。

抱疴医无人,知非救有术。

纷驰十馀年,敛退始今日。

世人乐外营,达士惧中忒。

黾勉勖前修,神明冀充实。

(0)

感兴·其一

凉飙振四壁,啾啾鹤鸣悲。

宵长不能寐,百绪纷中驰。

披帷览明月,夜气清明时。

逐往事已误,警来心孰知。

空寒出古虑,懔默以自持。

(0)

庚申八月感事·其三

五朝神篽翼皇州,纵火连宵烛九幽。

法物尽随群盗去,仙山真见万灵愁。

不须华发摩铜狄,空使孤魂泣水囚。

羯焰滔天古无此,凭谁海上搏长虬。

(0)

南韶使者歌

填词作诗亦不恶,焉用聚铁铸大错。

南韶使者旧台臣,迂性与时常枘凿。

旅食京华三十年,鹓鸾队底藏孤鹤。

踪迹看如水上萍,交游半似风中萚。

而今已是白头翁,坐对疲氓意萧索。

眼前书卷一秋檠,梦里溪山几芒屩。

高谈欲吐觉心慵,良法思行苦才薄。

皎皎圆蟾竹映窗,沈沈苦雨苔欺阁。

生涯醉醒自无聊,世事苍黄吁可愕。

鹿门深处近吾家,归与庞公行采药。

(0)

入吉林城见松花江

三面城垣一面江,入城瞥见浪花撞。

市声近杂潮声起,帆影低随树影降。

千叠峰峦横远岸,半街楼阁启虚窗。

惭余策马匆匆过,孤负人家春酒缸。

(0)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四

江上三年病,人间万事非。

魂随星使节,血惨汉臣衣。

桂岭谁通问,松州正合围。

秦川秋信早,乱定几曾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