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瓦虹梁计已疏,织茅编竹称贫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扫静真同道者庐。
秋晚捲帘看过雁,月明凭槛数跳鱼。
重门公子应相笑,四壁风霜老读书。
鸳瓦虹梁计已疏,织茅编竹称贫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扫静真同道者庐。
秋晚捲帘看过雁,月明凭槛数跳鱼。
重门公子应相笑,四壁风霜老读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鸳瓦虹梁计已疏"表明屋顶的修缮已经完成,"织茅编竹称贫居"则显示了住所的简陋与自然融合。"剪平恰似山僧笠"和"扫静真同道者庐"更强化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诗人在"秋晚捲帘看过雁"中表现出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而"月明凭槛数跳鱼"则描绘了一幅夜景图,显得异常清寂。最后两句"重门公子应相笑,四壁风霜老读书"透露出诗人与世隔绝、专心致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未觉闲来岁月频,荷锄方喜土膏匀。
连畦已放瑶簪露,覆地行看玉本新。
小摘登盘先饷客,晚炊当肉更宜人。
却怜寂寞公仪子,拔尽园蔬不叹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