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春春不醒,桃花杏花空娉婷。
万丝剪绿暗如雾,千里相思长短亭。
亭前女儿十六七,手挽柔条背春日。
六街马蹄蹋黄尘,雪花漫天愁杀人。
东风吹春春不醒,桃花杏花空娉婷。
万丝剪绿暗如雾,千里相思长短亭。
亭前女儿十六七,手挽柔条背春日。
六街马蹄蹋黄尘,雪花漫天愁杀人。
这首元末明初张宪的《杨花词》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与离别情绪交织的画面。首句“东风吹春春不醒”,以东风唤醒万物却唤不醒沉醉于春色的人们,暗示了春天的魅力和人们对春光的留恋。接下来,“桃花杏花空娉婷”描绘了盛开的桃花和杏花独自娇艳,却无人欣赏的孤独景象。
“万丝剪绿暗如雾”运用比喻,将春风中的柳絮比作千万根绿色的丝线,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意境。而“千里相思长短亭”则借景抒情,通过千里路途上的长短亭,寄托着无尽的相思之情。
“亭前女儿十六七,手挽柔条背春日”聚焦到亭边的少女,她们正值青春年华,却在春日里独自徘徊,手中挽着柳枝,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六街马蹄蹋黄尘,雪花漫天愁杀人”,描绘了都市繁华背后的落寞,马蹄声中扬起的黄尘与漫天飞舞的雪花,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直击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人物的活动和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与离别的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西家艳女罗敷,柔肌金城土酥。
皎若清冰玉壶,双波滟滟睛矑。
娇啼芙蓉露珠,吹气兰醒蕙苏。
头上倭堕俄俄,暖金雀钗婀娜。
鬓云对侵翠蛾,湘裙十二纤罗。
衣䘯无风自波,下隐双莲绣靴。
柔荑飞梭流黄,织成比翼鸳鸯。
娇歌激尘绕梁,浮云如掣不扬。
妙舞婉盻生光,四坐粉黛摧藏。
十六狂且见求,要眇微言不酬。
黏竿挟弹遨游,凉飔翛翛药裯。
徘徊顾影无俦,昼永更长岁脩。
东邻冶容少年,娶妇曷鼻魋颜。
怨耦等诽齐怜,目成色授神传。
沈吟却行不前,命矣夫复何言。
豪客车尘走,勇虫断其后。
客岂无慧知,毅然避臂肘。
遇合要有因,刚柔异禀受。
苟不逢其人,蕞尔无何有。
从古多战场,壮往辄自负。
大石厌累卵,鲜不碎八九。
嗟此乡小民,义勇呼徒首。
一夜血江河,哀哀哭父母。
关西人杰。有对日丹心,凌霜老节。
鹏起秋风,龙腾春浪,早岁声华奇绝。
多少苍生命脉,些子王章机诀。
全仗赖,有脚阳春,无情冷铁。堪悦。
真个是,民困方苏,百里弦歌彻。
子厚情思,九龄风致,才望齐贤并列。
休羡名高豸府,更看声流龙阙。
有时节,凤诏飞来,岩廊调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