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苍髯傍把茆,疏疏碧玉倚琼梢。
饱经霜后转无恙,未及岁寒先定交。
影瘦自随窗月上,阴浓时有岭云巢。
此君不独论三益,高节还应待九包。
矫矫苍髯傍把茆,疏疏碧玉倚琼梢。
饱经霜后转无恙,未及岁寒先定交。
影瘦自随窗月上,阴浓时有岭云巢。
此君不独论三益,高节还应待九包。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三友轩中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坚韧、高洁的品质。诗人以“矫矫苍髯”形容竹子的苍劲与挺拔,“疏疏碧玉”则描绘出竹叶的翠绿与稀疏,赋予竹子以生动的视觉效果。通过“饱经霜后转无恙”和“未及岁寒先定交”,诗人赞美了竹子在严酷环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预示着深厚的友谊将长久不变。
“影瘦自随窗月上,阴浓时有岭云巢”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竹子在月光下的清瘦身影和云雾缭绕的环境,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此君不独论三益,高节还应待九包”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尚节操的敬仰,认为竹子不仅象征着友谊的珍贵,更代表了高洁的品德,值得人们长久地学习和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