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真个销魂也,一叶舟飘。寒怯珠跳。
徙倚篷窗听晚潮。姑苏自古风流地,同是兰桡。
玉漏迢迢。可有吴娘伴寂寥。
梦回真个销魂也,一叶舟飘。寒怯珠跳。
徙倚篷窗听晚潮。姑苏自古风流地,同是兰桡。
玉漏迢迢。可有吴娘伴寂寥。
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姑苏山塘听雨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淡淡的哀愁。
“梦回真个销魂也”,开篇即以梦境的破碎引出情感的波动,仿佛从梦中惊醒,内心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伤与失落。“一叶舟飘”、“寒怯珠跳”、“徙倚篷窗听晚潮”,这些画面描绘了舟行水上,寒风吹拂,雨滴跳跃,以及主人公倚靠船篷窗边聆听潮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寂寞。
“姑苏自古风流地”,一句转折,赞美姑苏自古以来就是风雅之地,暗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是兰桡”,进一步强调了与姑苏的共鸣,仿佛在说,无论身处何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是相通的。“玉漏迢迢”,时间的流逝被比作悠长的玉漏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添了时间感的厚重感。
最后,“可有吴娘伴寂寥”一句,表达了对陪伴的渴望,似乎在问,这样的夜晚,是否有人能与自己共度?这一问,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孤独与陪伴、情感与归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夜晚听雨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孤独与陪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佳作。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