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西湖画,谁将淡墨挥。
水浮孤屿出,山约五云飞。
雨洞猿啼湿,烟林鸟度微。
龙舟双翠楫,曾此夜游归。
一幅西湖画,谁将淡墨挥。
水浮孤屿出,山约五云飞。
雨洞猿啼湿,烟林鸟度微。
龙舟双翠楫,曾此夜游归。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诗人运用淡墨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湖光山色画卷。首句“一幅西湖画,谁将淡墨挥”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仿佛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由淡墨绘制的西湖图卷,引人入胜。
接着,“水浮孤屿出,山约五云飞”两句,通过“浮”与“出”的动态描绘,展现了湖面与岛屿间若隐若现的景象,而“山约五云飞”则赋予了山峦以神秘色彩,仿佛五彩祥云在山间飘逸,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奇幻感。
“雨洞猿啼湿,烟林鸟度微”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静谧与幽深,雨后的洞穴中传来猿猴的啼声,显得格外清脆,而轻烟缭绕的树林中,偶尔有小鸟掠过,留下细微的痕迹,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
最后,“龙舟双翠楫,曾此夜游归”以龙舟为线索,回忆起曾经的夜游经历,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西湖美景的再次赞叹。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
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忽睹菱花,这一程、减却风流颜色。
邻姬戏问,愧我为羞,无语低头寥寂。
珠泪纷纷和粉垂,襟袂旧痕乾又湿。
但感起愁怀,堆堆积积。杜宇催春急。
烟笼花柳,粉蝶难寻觅。
紫燕喃喃,黄莺恰恰,对景脂消香浥。
篆烟将尽愁未休,乍得御沟玻璃碧。
教红叶往来,传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