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随旌旆按东州,一别门阑物再秋。
内诵德言如在耳,仰瞻云步但昂头。
掖垣遥想丝纶暇,海角方深赈恤忧。
安得此身如泛梗,区区能傍济川舟。
顷随旌旆按东州,一别门阑物再秋。
内诵德言如在耳,仰瞻云步但昂头。
掖垣遥想丝纶暇,海角方深赈恤忧。
安得此身如泛梗,区区能傍济川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寄邓舍人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顷随旌旆按东州”,描绘了诗人过去跟随旗帜行进至东州的情景,暗示了与友人的共同经历和深厚情谊。接下来,“一别门阑物再秋”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表达了分别后的漫长岁月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内诵德言如在耳,仰瞻云步但昂头”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处时的美好时光,仿佛友人的教诲仍在耳边回响,而友人的形象则高大而庄严,令人仰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品德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友人精神风貌的敬仰。
“掖垣遥想丝纶暇,海角方深赈恤忧”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在高位时的闲暇时光,以及在遥远边疆为百姓忧虑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公务繁忙但仍心系苍生的感慨。
最后,“安得此身如泛梗,区区能傍济川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存在如同漂浮的木梗,能够追随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更多的人渡过难关的愿望。这种愿望充满了对友人事业的支持和对社会公益的热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舞衣乍着双罗飘,却步帘屏近且遥。
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
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
王郎昔与梁生居,辽左烽烟谈笑馀。
梁生作书遥与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王郎徒步归乡里。
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
王郎高才举于乡,声名鹊起羽翼长。
十年而今得一见,典衣奏伎同飞觞。
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
督师失守有恒罪,是逆非逆果何若。
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
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
去逢梁生为问信,岁荒久客安归耶。
他人小恩勿烦受,无乃空作祢衡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