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住名山绍祖声,下同胥靡若为情。
谬膺师席真风在,敢与禅林作世程。
僧住名山绍祖声,下同胥靡若为情。
谬膺师席真风在,敢与禅林作世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名山道场,与同僚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人以“谬膺师席”表达自己虽有幸担任师长之职,但实则内心谦逊,不敢自居于禅林之中作为世间的典范或标杆。“真风在”三字则暗示了他对于真正佛法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整首诗通过对比僧人内心的谦卑与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在面对离别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波动。诗中蕴含着对传统禅宗精神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同道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高楼春日晖,结茝揽庭树。
回廊带曲室,一一旧趋步。
古欢十二载,针砭起沈痼。
隆冬素雪飞,桑榆冻已暮。
回风动地来,人事变新故。
安得三神山,借作长年驻。
含香寄怀袖,春归百花散。
风摇高木稀,庭下斜阳乱。
已感别经时,长路今漫漫。
长路今悠悠,采莲明月舟。
莲心比侬苦,莲花不解愁。日暮鸂?鸣,烟水东西流。
东西长河曲,尺素珍如玉。
八月蝴蝶黄,南园秋草绿。
秋草绿成帏,天涯去梦稀。
愿为秋草色,万里随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