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山》
《武夷山》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百里云山碧玉林,雕锼融结见天心。

幔亭会散笙箫远,天柱风高烟雾深。

画鹤独留青嶂表,林花常发紫岩阴。

梦魂清切先曾到,故使飘零特特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百里云山碧玉林,雕锼融结见天心”以“百里云山”开篇,展现出武夷山绵延不绝的壮阔景象,将山峦比作碧玉林,生动形象。接着“雕锼融结见天心”一句,通过细腻的雕刻与融合,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观与天际的和谐统一,暗示着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颔联“幔亭会散笙箫远,天柱风高烟雾深”转而描绘武夷山的静谧与深远。幔亭会散,象征着聚会的结束,笙箫声渐远,营造出一种空灵与宁静的氛围。天柱峰顶,风高且烟雾深,既表现了山峰的高峻,也暗示了山中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

颈联“画鹤独留青嶂表,林花常发紫岩阴”进一步展示了武夷山的自然之美。画鹤在青色山峰之上独自停留,林中的花朵在紫色岩石的阴影下常开不败,这两幅画面分别从空中与地面两个角度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静美。

尾联“梦魂清切先曾到,故使飘零特特临”则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深厚情感。梦魂因对武夷山的深切思念而先一步到达,使得诗人即使身处他处,仍能感受到山的召唤,特地前来探访。这一联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热爱,也体现了自然山水对于人们心灵的深深触动与吸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神秘、静谧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对武夷山的特殊情感。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芭蕉

翠怯春寒叶未高,玲珑石畔托根牢。

晓来记得题新句,露湿先生紫兔毫。

(0)

赠下天竺衡上人

芳年得度荷恩荣,圆顶方袍法苑英。

天雨宝花修六忏,地存灵石悟三生。

循岩鹿印春泥迹,倚树猿交月夜声。

我亦相过曾借宿,蹋云亲送扫云迎。

(0)

见梅

仙子新裁白练衣,淡妆犹自愧芳菲。

陇头久识殷勤意,今夜月明花莫稀。

(0)

寄功甫归隐东麓

孤尘积翠连云起,北走金陵枕江水。

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

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

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

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

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

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

(0)

魏丞莲花开

列馆招远风,疏渠引江水。

朱华冒清涟,静色媚芳芷。

宓妃袜生尘,灵均泥不滓。

曰余劳簿领,暂此恊芳醴。

观物心自怡,感时情靡已。

处烦常希寂,居安故难恃。

河洛剧虎狼,荆棘暗桑梓。

推迁何宁期,委顺资神理。

(0)

秋郊

今日忽不乐,怅然歌式微。

来游荒野大,坐觉晚云飞。

秋叶不相待,海潮空自归。

凭谁问所往,寂寞故人稀。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