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
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
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
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
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这首宋词以重阳节赏菊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葛守共度佳节的欢乐之情以及对梅花和菊花的喜爱。首句“九日东篱已泛觞”描绘了重阳节在东篱赏菊,饮酒作乐的情景。次句“陇头犹待返魂香”暗指菊花的芬芳,期待着主人归来。
“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写出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花神似乎有意安排,让诗人与葛守这样的君子一同品赏菊花,共享高雅时光。接下来,“迎腊雪,傲晴霜”赞美了菊花的坚韧品格,无论寒冬还是晴朗,都能傲然绽放。
“西湖风韵接柴桑”将赏菊之地与名胜西湖和陶渊明的故乡柴桑相提并论,增添了文化意蕴。结尾两句“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祝愿长寿,并希望这种美好的氛围能延续到每年的岁末,融入神仙般的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重阳节的习俗,又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怀。
湖上秋山翠作堆,湖光千顷漾涟漪。
晓云贴水菰蒲冷,正是吴江枫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