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忽不惬,萧条生远愁。
闲听竹林雨,恍对潇湘秋。
白日不可暮,苍波无尽流。
凭栏一长啸,吾道付沧洲。
幽意忽不惬,萧条生远愁。
闲听竹林雨,恍对潇湘秋。
白日不可暮,苍波无尽流。
凭栏一长啸,吾道付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小楼中面对细雨,内心情感复杂,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幽意忽不惬”表达了诗人情绪的突然变化,从平静转为不悦。“萧条生远愁”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的深远和难以排遣。通过“闲听竹林雨,恍对潇湘秋”的描述,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潇湘之秋的竹林之中,感受着雨滴的轻柔与季节的更迭。
“白日不可暮”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苍波无尽流”则以水的永恒流动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宇宙的广阔。最后,“凭栏一长啸,吾道付沧洲”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自然界的壮阔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似乎在宣告自己的人生哲学或处世之道已融入了这无垠的大海之中,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借问真游趣,华胥路不赊。
青黄随涧柳,红白任岩花。
适意弦歌鸟,无私鼓吹蛙。
秋风榛子熟,撒雹散林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