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
《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幸逢伯乐得前驱,十载重瞻汗血驹。

羊城一色桃花县,凤水千株柳树庐。

衣钵敢云传自我,箕裘原是属诸孤。

君归知己如相问,为道韩山即镜湖。

(0)
鉴赏

此诗《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联“幸逢伯乐得前驱,十载重瞻汗血驹。”以“伯乐”喻指知音或引路人,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期待,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同时,“汗血驹”象征着友人的杰出才能和不凡之志,十年间,友人如同骏马般驰骋,终于有望再次展现其卓越才华。

颔联“羊城一色桃花县,凤水千株柳树庐。”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的地方——羊城(广州)的美丽景象,桃花盛开的县邑与凤水边千株柳树的景象,既展现了地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隐含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衣钵敢云传自我,箕裘原是属诸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传承知识与技艺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后继有人、事业得以延续的欣慰与期待。这里的“衣钵”、“箕裘”均为比喻,分别指传授技艺与家业,体现了对友人事业与家族传承的重视。

尾联“君归知己如相问,为道韩山即镜湖。”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与祝福,希望友人在归途中有知音相伴,能够分享旅途中的故事与见闻。同时,以“韩山即镜湖”作为结束,既是对友人旅程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许,如同山水之间永恒的联系一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才华与未来的期许,也有对离别的不舍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与才情的深刻理解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偶书·其一

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

善人无使倦,倦则不能久。

官小拜人喜,官高拜人耻。

官职自外来,中心何若此。

(0)

首尾吟·其五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记所思。

少日过从都似梦,老年光景只如飞。

快心事固难强觅,到手物如何不为。

欲俟河清人寿几,尧夫非是爱吟诗。

(0)

首尾吟·其五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拍手时。

此路清闲都属我,这般欢喜更饶谁。

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

迁怒饰非何更有,尧夫非是爱吟诗。

(0)

辛酸吟

辛酸既不为中味,商徵如何是正音。

举世未能分曲直,使谁为主主心平。

(0)

川上怀旧四首·其一

去秋游洛源,今秋游洛川。

川水虽无情,人心刚悄然。

目乱千万山,一山一重烟。

山尽烟不尽,烟与天相连。

(0)

感事吟又五首·其三

万物道为枢,其来类自殊。

性虽无厚薄,理亦有精粗。

未若人为盛,还知物有馀。

我生于此日,幸免作庸夫。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