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四》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四》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

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

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

持世上无学,虚陋真乱源。

二三浮华士,见贵宰相门。

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

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

仓卒饫一饭,有泪盈清尊。

驶帆丁字沽,潮流正浑浑。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青岛时,探访一处名为“潜楼”的地方,内心涌动的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感慨。

首句“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表达了诗人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情,既有喜悦,又有难以言表的感慨。接下来的“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仿佛千钧之力压在一根细发之上,想要开口却难以启齿。

“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经历的艰难困苦比作从霜到冰的过程,而“大轴翻”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重大转折或揭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道德沦丧的深刻洞察。

“持世上无学,虚陋真乱源”指出社会上普遍缺乏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这是导致混乱的根源。接着,“二三浮华士,见贵宰相门”描述了一些表面光鲜、实际空洞的人物,他们追逐权贵,却不知真正的价值所在。

“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揭示了这些人物的恶行如同洪水猛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最后,“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表达了对那些因贪婪、恶行而自食其果的人的同情与无奈,同时也对天道进行了反思。

“仓卒饫一饭,有泪盈清尊”描绘了诗人匆忙间享用了一餐,心中充满了泪水,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悲凉。最后一句“驶帆丁字沽,潮流正浑浑”则以航行的场景结束,暗喻着社会风气的浑浊与混乱,以及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其七

华黍风香远近迎,最欣碧宇似秋晴。

花宫回首忽如失,只有钟声林外清。

(0)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其二

木叶未全脱,水流故自闲。

才登高阁坐,便觉大江环。

风细如闻梵,云垂莫辨山。

晚来松径里,隐隐一僧还。

(0)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其四

党河城北少余流,渠水中分十道收。

最爱春耕与秋获,黄云碧浪满平畴。

(0)

赠友竹山房诗草四绝·其一

曾读坡仙禁体诗,淡描未许著胭脂。

羡君诗律存家法,白战何尝寸铁持。

(0)

孟春花园即事

独坐觉无聊,花园闲骋步。

会开桃李芳,为拟新春赋。

(0)

和郑仲博春日即景原韵

岸旁垂柳碍渔竿,袅袅随风舞晓寒。

流水送将春色到,远山晴作画图看。

花迎陌上香车缓,燕惜梁间旧垒残。

莫道年来游兴懒,也思扶杖上层峦。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