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地,长安西行一千里。
秦日长城号塞垣,汉时故郡称天水。
圣朝扫荡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
熟羌卖马常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知君风采古遗爱,扬策传符度关内。
父老三秦望节来,犬戎诸夷遮马拜。
开藩分道镇边尘,居守巡行历几春。
熊轼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笔旧台臣。
瓦亭之西半山谷,土室阴阴连板屋。
落月孤城清渭源,寒云古碛黄河曲。
十年此地曾游歌,别来风物今如何。
竹花秋临鸟鼠穴,杨叶夕渡鱼龙波。
回看万里风云色,少小趋庭泪沾臆。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陇右地,长安西行一千里。
秦日长城号塞垣,汉时故郡称天水。
圣朝扫荡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
熟羌卖马常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知君风采古遗爱,扬策传符度关内。
父老三秦望节来,犬戎诸夷遮马拜。
开藩分道镇边尘,居守巡行历几春。
熊轼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笔旧台臣。
瓦亭之西半山谷,土室阴阴连板屋。
落月孤城清渭源,寒云古碛黄河曲。
十年此地曾游歌,别来风物今如何。
竹花秋临鸟鼠穴,杨叶夕渡鱼龙波。
回看万里风云色,少小趋庭泪沾臆。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陇右行送徐少参》描绘了陇右地区的历史变迁和边塞风貌,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感慨。首句点出陇右地理位置,紧接以秦汉时期的长城和天水郡为例,展现其历史厚重。接着描述圣朝时期边疆安宁,昔日战场变为农田,边防松弛,生活宁静。
诗中通过“熟羌卖马”和“将军不出边”的细节,刻画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与和平景象。对徐少参的赞美,提及他像古代遗爱之人,手持符节过关内,受到当地父老的敬仰。诗人感叹岁月流转,曾经的游历之地如今已物是人非,秋风吹过竹花,杨叶随波,引发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
最后,诗人回首万里,感慨万分,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有对关山陇坂高峻的壮志豪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密荫繁枝覆檐额,万蕊千葩描不得。
晚风不动日微烘,游蜂成阵香成国。
野花有史说山矾,尺许来高尘土间。
树头初拆千脐麝,花女吹香宁复悭。
试登楼上凭阑看,花与诗人忽为伴。
恍疑身在广寒宫,笑折一枝归几案。
每忆眠云处,当檐列翠屏。
有时聊极目,尽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悬图恨忽醒。
数峰秋欲活,虚籁夜重听。
地镇三吴远,天连万古青。
几人曾得道,是草即通灵。
松鹤闲窥鼎,龛僧闇诵经。
终须卜长往,回首谢明庭。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
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
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
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
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
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
想姮娥、情郎如旧,也须知我贪欢。
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
月有重圆,人谁长健,一回相见一回难。
王夫子,看君风度,何不早弹冠。
莫学我,年年对月,扶病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