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光图。开篇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即将来临的暴雨前夕的景象。"黑云"比喻为"翻墨",形象地表达了乌云密布而浓重,似乎能用墨水描绘出的效果。而“白雨”则与“跳珠”相呼应,生动展现了雨滴落水的瞬间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展示了暴风雨后的突然平静。"卷地风"形容狂风骤起,如同一卷巨大的力量扫过大地,而后“忽吹散”,则是对风力瞬间变化的描写。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既显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多变。
最后,“望湖楼下水如天”一句,则是在风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中,诗人所达到的心灵境界。这里的“水如天”,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境界,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风雨变化的生动捕捉,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澜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梅花泉泉作,梅花朵朵圆。
五出有时还六出,雪花一半相洄漩。
泉出梅花万树里,天一所生无彼此。
在天为雪地为泉,欲作梅花无不似。
武陵溪口桃花时,泉作桃花人不知。
红红白白因花性,散作烟波不自持。
君今结宇西溪好,万树梅花日相抱。
泉里梅花更不穷,流出人间岂浮藻。
一杯一朵月精华,知尔松乔自难老。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
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
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
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
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
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
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
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
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
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