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0)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翻译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光图。开篇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即将来临的暴雨前夕的景象。"黑云"比喻为"翻墨",形象地表达了乌云密布而浓重,似乎能用墨水描绘出的效果。而“白雨”则与“跳珠”相呼应,生动展现了雨滴落水的瞬间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展示了暴风雨后的突然平静。"卷地风"形容狂风骤起,如同一卷巨大的力量扫过大地,而后“忽吹散”,则是对风力瞬间变化的描写。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既显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多变。

最后,“望湖楼下水如天”一句,则是在风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中,诗人所达到的心灵境界。这里的“水如天”,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境界,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风雨变化的生动捕捉,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澜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晋太尉刘琨墓

扶风歌未罢,国势日仓皇。

辛苦卢从事,相依在晋阳。

笳吹边地草,月满戍楼霜。

遗墓东安县,萧萧遍白杨。

(0)

梅花泉

梅花泉泉作,梅花朵朵圆。

五出有时还六出,雪花一半相洄漩。

泉出梅花万树里,天一所生无彼此。

在天为雪地为泉,欲作梅花无不似。

武陵溪口桃花时,泉作桃花人不知。

红红白白因花性,散作烟波不自持。

君今结宇西溪好,万树梅花日相抱。

泉里梅花更不穷,流出人间岂浮藻。

一杯一朵月精华,知尔松乔自难老。

(0)

宿鸟

日暮将何适,归飞尚有林。

侧衔千里翼,独立五更心。

山月横枝浅,寒池顾影深。

幸无弹射患,安梦得于今。

(0)

连雨

半月秋霖暗亦晴,孤吟终日坐愁城。

天连水白低无影,树染霜红暮有声。

酒客尊空难梦醒,病人衣薄易心惊。

茆檐几片风吹尽,却羡蜗牛负屋行。

(0)

湾沚·其一

江南山县里,不省是江南。

野鸟啄亭木,狞龙胶石潭。

照鱼松火猛,驱魃纸旗惭。

今作投湾沚,心惟江月涵。

(0)

虎丘题壁之作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

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

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

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

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

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

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

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

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

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