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无米行》
《后无米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囊钱日减馀空绳,安能猝办三五升?

过门风香邻饭熟,独立吾餐远岚绿。

岚绿不润枯面黄,江声来搅饥时肠。

老乌雏乌各抱命,天海迥然渟夕光。

廿年太平作穷士,瘦硬能持骨未死。

佣书苦等歧路羊,赁舂羞为入圈豕。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

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

吁嗟乎,饥亦不足忧,饥亦不为饱者羞。

日饱粱肉无远谋,何如夷齐葬身首阳下,清名万古常传留,萧然薇蕨空山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书生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开篇“囊钱日减馀空绳”,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经济拮据的现状,每日所剩无几,连购买粮食的钱都难以凑足。“安能猝办三五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与无奈。

接着,“过门风香邻饭熟”描绘了邻人饭香四溢的情景,反衬出诗人自身生活的贫困与饥饿。诗人独自站立,面对远处的绿意与岚气,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然而,“岚绿不润枯面黄”,即使自然景色再美,也无法抚慰诗人因饥饿而显得憔悴的面容。

“江声来搅饥时肠”进一步强调了饥饿带来的痛苦,江水的声音似乎在加剧诗人的饥饿感。诗人感叹于自己虽已年老,却仍要像乌鸦雏鸟一样为生存奔波,生活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孤独而无助。

“廿年太平作穷士”回顾了诗人二十多年来的困苦生活,尽管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贫困如影随形。他以“瘦硬能持骨未死”自嘲,虽然身体瘦弱,但精神并未消沉。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歧路羊”和“入圈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挣扎。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回忆了诗人昔日的豪迈与潇洒,如今却只能在人间默默无闻。他感叹自己并非因战争或灾祸而陷入困境,而是命运的安排使然。最后,“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担心自己无法留下任何遗言或作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挣扎。诗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其一

几点秋山落照边,白头相对共茫然。

尘氛且莫催人别,清话真穷太古先。

(0)

时褒柩得便舟先发四首·其二

昼夜同生死,达人垂大观。

彭殇均此气,天地一圆棺。

老境成痴梦,浮生过急湍。

此心远相送,长夜路漫漫。

(0)

官满南归吴汝仪沈元式孙吉夫送至姑苏饮别于虎邱寺

寒江千里送归程,骨肉斯文念匪轻。

乡梦已随南海月,风光还醉阖闾城。

晴波曲绕僧居静,返照斜空野树明。

安得剑池来作酒,留连倾尽百年情。

(0)

承许宪副昌世沈大参元节过访留饮静观亭既别大参留诗示教依韵奉答

碧玉斜连水半环,一亭刚占百花间。

投壶小醉三春景,解组新逢二老间。

白雨跳珠供酒盏,黑云堆墨拥湖山。

激昂后进须先辈,不用横渠写订顽。

(0)

雨霁复登陈山

宿雨初收露气寒,又移双履出层峦。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

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0)

寓京兆北堂将赴试院用旧韵呈诸同事四首·其一

不为斯文浪皱眉,鉴空毫发莫欺之。

谁从混沌开端倪,颇学支离到此时。

风雅未回中古制,仆臣羞对晚唐诗。

诸君道眼相料理,何事还堪答所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