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钱日减馀空绳,安能猝办三五升?
过门风香邻饭熟,独立吾餐远岚绿。
岚绿不润枯面黄,江声来搅饥时肠。
老乌雏乌各抱命,天海迥然渟夕光。
廿年太平作穷士,瘦硬能持骨未死。
佣书苦等歧路羊,赁舂羞为入圈豕。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
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
吁嗟乎,饥亦不足忧,饥亦不为饱者羞。
日饱粱肉无远谋,何如夷齐葬身首阳下,清名万古常传留,萧然薇蕨空山秋。
囊钱日减馀空绳,安能猝办三五升?
过门风香邻饭熟,独立吾餐远岚绿。
岚绿不润枯面黄,江声来搅饥时肠。
老乌雏乌各抱命,天海迥然渟夕光。
廿年太平作穷士,瘦硬能持骨未死。
佣书苦等歧路羊,赁舂羞为入圈豕。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
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
吁嗟乎,饥亦不足忧,饥亦不为饱者羞。
日饱粱肉无远谋,何如夷齐葬身首阳下,清名万古常传留,萧然薇蕨空山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书生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开篇“囊钱日减馀空绳”,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经济拮据的现状,每日所剩无几,连购买粮食的钱都难以凑足。“安能猝办三五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与无奈。
接着,“过门风香邻饭熟”描绘了邻人饭香四溢的情景,反衬出诗人自身生活的贫困与饥饿。诗人独自站立,面对远处的绿意与岚气,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然而,“岚绿不润枯面黄”,即使自然景色再美,也无法抚慰诗人因饥饿而显得憔悴的面容。
“江声来搅饥时肠”进一步强调了饥饿带来的痛苦,江水的声音似乎在加剧诗人的饥饿感。诗人感叹于自己虽已年老,却仍要像乌鸦雏鸟一样为生存奔波,生活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孤独而无助。
“廿年太平作穷士”回顾了诗人二十多年来的困苦生活,尽管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贫困如影随形。他以“瘦硬能持骨未死”自嘲,虽然身体瘦弱,但精神并未消沉。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歧路羊”和“入圈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挣扎。
“生平慷慨裘马客,散处人间堪偻指”回忆了诗人昔日的豪迈与潇洒,如今却只能在人间默默无闻。他感叹自己并非因战争或灾祸而陷入困境,而是命运的安排使然。最后,“岂真兵火阻存亡,寄慰蓬蒿无一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担心自己无法留下任何遗言或作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挣扎。诗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