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吹浪雪花翻,舟出滁河浩荡间。
柁转一声鸣似鼓,橹摇数丈漩如环。
路通淮右千源水,望断江南一带山。
莫恨区区缘吏役,此时清旷亦开颜。
逆风吹浪雪花翻,舟出滁河浩荡间。
柁转一声鸣似鼓,橹摇数丈漩如环。
路通淮右千源水,望断江南一带山。
莫恨区区缘吏役,此时清旷亦开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从滁河进入长江峡口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逆风吹浪雪花翻”以生动的比喻,将风浪比作雪花翻飞,形象地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的动态美。接着,“舟出滁河浩荡间”一句,点明了船只航行的地点和环境,营造了一种开阔而辽远的意境。
“柁转一声鸣似鼓,橹摇数丈漩如环”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航行过程中的动态感。舵轮转动的声音仿佛战鼓齐鸣,橹桨划动激起的漩涡如同圆环般旋转,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航行的艰辛与挑战。
“路通淮右千源水,望断江南一带山”两句,由近及远,由实及虚,既描绘了航道的延伸,又寄托了对远方景色的遐想。淮水之源连绵不绝,江南群山蜿蜒起伏,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最后,“莫恨区区缘吏役,此时清旷亦开颜”表达了诗人面对繁忙公务时的豁达态度。尽管舟行是为了公务,但在如此壮丽的自然风光中,诗人的心境得到了释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愉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航行途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隆兴圣主临盛朝,元臣堂堂冠蝉貂。
镇抚百度服天骄,九鼎安固屹莫摇。
凛然遗墨松后凋,美锦不裼璞不雕。
百年攸熺均童妖,惜我乔木屈艾萧。
围棋赌墅意自消,后来伟迹何岧峣。
我来郿坞鸟焚巢,乃见拱璧污脂膋。
卷藏再拜刻琰瑶,百花藩溷随飘飘。
愿续洛谱从午桥,不问处所知春饶。
承宝运,驯致隆平。鸿庆被寰瀛。
时清俗阜,治定功成。遐迩咏由庚。
严郊祀,文物声明。会天正、星拱奏严更。
布羽仪簪缨。宸心虔洁,明德播惟馨。动苍冥。
神降享精诚。燔柴半,万乘移天仗,肃銮辂旋衡。
千官云拥,群后葵倾。玉帛旅明庭。
韶濩荐,金奏谐声。集休亨。
皇泽浃黎庶,普率洽恩荣。仰钦元后,睿圣贯三灵。
万邦宁。景贶福千龄。
怕听黄昏雨。到黄昏、陡顿潇潇,雨声不住。
香冷罗衾愁无寐,难奈凄凄楚楚。
暗试把、佳期重数。
楼外一行征雁过,更偏来、撩理芳心苦。
心自苦,向谁诉。菱花憔悴羞人觑。
欢红低翠黯,不似旧家眉妩。
目断阳台幽梦阻,孤负朝朝暮暮。
怕泪落、瑶筝慵拊。
手捻梅花春又近,料人间、别有安排处。
云碧袖,为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