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梁朝古梵宫,沙弥南下访禅宗。
中分莲宇三千界,飞度梅关百二重。
松桧风涛开鹫岭,薜萝烟雨断猿踪。
何时纵酒谋良夜,共听禅门月下钟。
建业梁朝古梵宫,沙弥南下访禅宗。
中分莲宇三千界,飞度梅关百二重。
松桧风涛开鹫岭,薜萝烟雨断猿踪。
何时纵酒谋良夜,共听禅门月下钟。
这首诗描绘了建业梁朝古梵宫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禅宗氛围。首联“建业梁朝古梵宫,沙弥南下访禅宗”以古寺和沙弥探访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追寻精神归宿的意境。颔联“中分莲宇三千界,飞度梅关百二重”运用夸张手法,将古寺比作分隔三千世界的莲花之宇,而沙弥的旅程则跨越了象征重重困难的梅关,展现了求道者的坚韧与决心。
颈联“松桧风涛开鹫岭,薜萝烟雨断猿踪”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幽静与神秘。松树与桧树在风中摇曳,仿佛是鹫岭的门户被打开;而烟雨中的薜萝则让猿猴的踪迹消失,增加了环境的静谧感。尾联“何时纵酒谋良夜,共听禅门月下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期待与友人一同在良夜畅饮,聆听禅门下的钟声,暗示了一种心灵的契合与超越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寺的壮美与禅宗的深邃,还蕴含了对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