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玉轻盈未破瓜,当筵一舞艳如霞。
缠头掷出三千锦,知是风流汉戚家。
燕玉轻盈未破瓜,当筵一舞艳如霞。
缠头掷出三千锦,知是风流汉戚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舞女在宴会上的精彩表演,她的舞姿轻盈优美,如同飘逸的云霞,令人目不暇接。诗人通过“燕玉轻盈”四字,生动地刻画了舞女的身姿,仿佛她就是那翩翩飞舞的燕子,轻盈而优雅。接着,“未破瓜”一词,既暗示了舞女年轻貌美,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她的青春活力和纯洁的赞美。
“当筵一舞艳如霞”则直接赞美了舞女的舞蹈艺术,将她的舞姿比作绚烂的晚霞,形象地展现了舞蹈的华美与热烈。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舞蹈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舞女内在的情感丰富和外在的光彩照人。
“缠头掷出三千锦”一句,描述了观众对舞女表演的热烈反应。缠头,古代宴会上的一种赏赐方式,这里用来形容观众慷慨解囊,纷纷抛掷出珍贵的锦缎作为对舞女表演的赞赏。三千锦,夸张地表现了赏赐之多,侧面反映了舞女技艺的高超和受欢迎的程度。
最后,“知是风流汉戚家”,这句话可能是在暗示舞女的背景或身份,或是对观看者的一种暗示,即他们都是懂得欣赏风流韵事的人。这里的“风流汉”不仅指欣赏舞蹈的男性观众,也可能暗指舞女所属的家族或社会地位,强调了她在社会中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舞女舞蹈的细腻描绘和观众反应的生动展现,成功地营造了一幅充满艺术魅力和情感色彩的画面,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坐南屏烟翠晚钟前,摩娑劫余灰。
问金涂几塔,琼雕万轴,肯付沈薶。
彩凤无端掣搦,往事总堪哀。
不尽兴亡感,窣堵波颓。
我亦伤心学佛,演珠林梵说,随分清斋。
淹新亭涕泪,何物不荒莱。
尽消磨、药炉经卷,忍断蓬、身世老风埃。
湖山梦、散诸香处,围绕千回。
旧家文采丹阳集,兰荃况兼余事。
绮属思沈,花生笔健,论派浙西浑异。清吟凤纸。
看平揖苏辛,指挥姜史。
自惜嵚嵜,竹樊芳约素心几。
曲高金缕唱彻,问浦团慧业,谁证弹指。
丽制红牙,遥情铁拨,漫比寻常宫徵。遗笺料理。
有处度摛华,叔原趾美。秀挹当湖,雅词应署里。
琴声又逐薰风起,愁中暗惊时序。
楚泽招魂,湘皋竞渡,才过江乡重午。登临最苦。
看起陆龙蛇,晦明风雨。
如此江山,可怜遗恨到千古。
清吟都换客感,记兰汤浴罢,描就眉妩。
箑影凝尘,衫痕映雪,还忆南州歌舞。顽冥自苦。
怕十里长安,聚蚊成虎。病起恹恹,晚凉侵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