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
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
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
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
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
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
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深的山川景象。首句“千峰如帐瞰岩扉”,以千座山峰比喻为密集的帷帐,俯瞰着洞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雄浑和洞穴的隐蔽。次句“灵物何年向此飞”,暗示了龙母这一神话元素的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三句“潭底火符玄铁简”描绘了潭水下的神秘符号,可能是象征龙母的力量或古老的信仰象征。第四句“嶂头金母白绡衣”则将龙母的形象具体化,用金色的仙衣与白纱相映,显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第五句“海多云雨应长往”暗示了龙母可能来自大海,她的力量与自然界的风雨息息相关。最后一句“壑暗藤萝久不归”和“洞外蛟蛇常起陆”进一步渲染了洞穴的深邃与神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灵异生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龙母洞的敬畏与想象,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独特审美。
夫子富才调,宝剑岂长埋。
晚成当此时矣,去去莫疑猜。
但向蓬窗茅店,珍重风餐露宿,漫念米和柴。
弱质纵非健,门户学持来。桃叶渡,伤心窟,古休怀。
三场为我,鏖战努力步云阶。
好趁桂花香里,玩罢板桥明月,归棹理秦淮。
端正拂尘酒,何惜拔金钗。
鳞水乔松,秀挺郁蟠,北山堂搆清幽。
亭台依旧,溪石临流。
九老风规楚楚,千寻品地悠悠。
任凌霜濯雪,凝露餐霞,青映丹丘。
韶华转瞬,红紫空研,故人何处琼楼。
祗趁取、芳时登眺,缓步夷犹。
选胜濡毫,兰径忘归,问鹤汀州。
听涛轩外,徘徊好景,欲去还留。
帝心隆眷,文采千秋,珠玉光争射。典仪风雅。
飘丹桂,月阙梯云先驾。班扬阮谢。
看桃李、巍然声价。不胜衣、金带垂腰,楚楚惟盈把。
此际凤池清夜。有瑞烟银烛,瀛署杯斝。宫槐琼榭。
龙蛇字,风雨也堪惊怕。香尘似麝。
归朝去、纶音重下。东阁开,新筑沙堤,待沐升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