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
《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

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

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

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深的山川景象。首句“千峰如帐瞰岩扉”,以千座山峰比喻为密集的帷帐,俯瞰着洞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雄浑和洞穴的隐蔽。次句“灵物何年向此飞”,暗示了龙母这一神话元素的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三句“潭底火符玄铁简”描绘了潭水下的神秘符号,可能是象征龙母的力量或古老的信仰象征。第四句“嶂头金母白绡衣”则将龙母的形象具体化,用金色的仙衣与白纱相映,显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第五句“海多云雨应长往”暗示了龙母可能来自大海,她的力量与自然界的风雨息息相关。最后一句“壑暗藤萝久不归”和“洞外蛟蛇常起陆”进一步渲染了洞穴的深邃与神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灵异生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龙母洞的敬畏与想象,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独特审美。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外之金陵应试

夫子富才调,宝剑岂长埋。

晚成当此时矣,去去莫疑猜。

但向蓬窗茅店,珍重风餐露宿,漫念米和柴。

弱质纵非健,门户学持来。桃叶渡,伤心窟,古休怀。

三场为我,鏖战努力步云阶。

好趁桂花香里,玩罢板桥明月,归棹理秦淮。

端正拂尘酒,何惜拔金钗。

(0)

小秦王.柳浪闻莺

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

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0)

雨中花慢.游北山草堂看九松

鳞水乔松,秀挺郁蟠,北山堂搆清幽。

亭台依旧,溪石临流。

九老风规楚楚,千寻品地悠悠。

任凌霜濯雪,凝露餐霞,青映丹丘。

韶华转瞬,红紫空研,故人何处琼楼。

祗趁取、芳时登眺,缓步夷犹。

选胜濡毫,兰径忘归,问鹤汀州。

听涛轩外,徘徊好景,欲去还留。

(0)

浣溪沙.题女史杨倩玉《远山遗集》

吹落双星雁独归。断魂残梦绕花枝。

西风冷落旧罗帏。

黛笔难描索笑影,泪珠抛作乱红飞。

挑灯读遍远山词。

(0)

玉连环.月夜论诗迟潘夫人不至

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

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

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

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

(0)

解语花.赠沈释堂侍讲典试

帝心隆眷,文采千秋,珠玉光争射。典仪风雅。

飘丹桂,月阙梯云先驾。班扬阮谢。

看桃李、巍然声价。不胜衣、金带垂腰,楚楚惟盈把。

此际凤池清夜。有瑞烟银烛,瀛署杯斝。宫槐琼榭。

龙蛇字,风雨也堪惊怕。香尘似麝。

归朝去、纶音重下。东阁开,新筑沙堤,待沐升平化。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