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诉衷情令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

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0)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诉衷情令》。从艺术风格和词藻上看,这首词充满了淡远幽深的情怀,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露珠点点欲团霜" 这句写景,通过露珠的细腻描写表现了秋天的凉意和微寒。霜是指露水凝结成冰,这里暗示着天气的转冷,也象征着情感的淡漠。

"分冷与纱窗" 把起了室内的温暖与外界的隔绝,"纱窗"即是用细网做成的窗户,可以阻挡飞虫,却不能挡住寒意,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寂寞。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苦。"锦书"指的是精美的信件,但这些信件未能如期到达,反而让心中的思念变得更加痛苦。"肠断"形容内心的痛楚,而"烟水隔茫茫"则是环境与情感上的双重隔绝。

"征燕尽,塞鸿翔"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萧索景象。"征燕"指的是南飞的大雁,"塞鸿"则是北方沙漠中的大雁,它们的叫声在空旷的边塞地带回荡,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睇风樯" 这里通过"睇"(音yì,意指远眺)这个字来表达诗人望眼欲穿却又无从追寻的心情。"樯"是古代的箭矢,这里的"风樯"形容的是疾速而过的飞鸟或箭矢,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如同箭一般射向远方。

"阑干曲处,另是一番,倚尽斜阳" 这几句则是对景物的再次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阑干曲处"形容的是依栏而坐的舒适之地,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安逸中,而是通过"另是一番"来表达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即便是在美好的景致中,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最后"倚尽斜阳"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换,诗人在夕阳下徘徊,愈发感到时光易逝,情感无着。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寄和昌符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0)

华阳洞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

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闲清世梦中身。

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

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0)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其一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

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古人。

今日含毫与题品,可怜殊不愧清新。

(0)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其一

一榻江色近,夜气欲空濛。

柔橹晚潮上,寒灯深树中。

四山杳烟雾,月华忽陵空。

我亦众念息,帘影空玲珑。

(0)

同谢邹访平老

江湖包笠今闲却,默坐惟翻贝叶文。

耳重懒闻时俗事,客来聊荐一瓯云。

(0)

题进道西楼

买屋西楼好,诗中著卧龙。

青山相对处,黄檗最高峰。

小尽容书画,低犹俯竹松。

市声不到耳,惊梦是邻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