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
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
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诉衷情令》。从艺术风格和词藻上看,这首词充满了淡远幽深的情怀,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露珠点点欲团霜" 这句写景,通过露珠的细腻描写表现了秋天的凉意和微寒。霜是指露水凝结成冰,这里暗示着天气的转冷,也象征着情感的淡漠。
"分冷与纱窗" 把起了室内的温暖与外界的隔绝,"纱窗"即是用细网做成的窗户,可以阻挡飞虫,却不能挡住寒意,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寂寞。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苦。"锦书"指的是精美的信件,但这些信件未能如期到达,反而让心中的思念变得更加痛苦。"肠断"形容内心的痛楚,而"烟水隔茫茫"则是环境与情感上的双重隔绝。
"征燕尽,塞鸿翔"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萧索景象。"征燕"指的是南飞的大雁,"塞鸿"则是北方沙漠中的大雁,它们的叫声在空旷的边塞地带回荡,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睇风樯" 这里通过"睇"(音yì,意指远眺)这个字来表达诗人望眼欲穿却又无从追寻的心情。"樯"是古代的箭矢,这里的"风樯"形容的是疾速而过的飞鸟或箭矢,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如同箭一般射向远方。
"阑干曲处,另是一番,倚尽斜阳" 这几句则是对景物的再次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阑干曲处"形容的是依栏而坐的舒适之地,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安逸中,而是通过"另是一番"来表达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即便是在美好的景致中,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最后"倚尽斜阳"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换,诗人在夕阳下徘徊,愈发感到时光易逝,情感无着。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