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不必,金刀玉尺。甜者如檗,苦者如蜜。
二十年来,无处雪屈。
何必不必,金刀玉尺。甜者如檗,苦者如蜜。
二十年来,无处雪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所作的《颂古十八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独特见解。"何必不必"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的超脱态度,认为过分追求物质标准(金刀玉尺)并非必需。接下来的两句"甜者如檗,苦者如蜜"运用比喻,说明人生的味道并非单一,即使是苦涩(如檗,一种苦味植物),在某些人看来也可能含有甜蜜(如蜜)。最后两句"二十年来,无处雪屈"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二十年中未能洗清冤屈的感慨,可能暗指内心的不平或人生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常有的看破红尘、超越世俗的情感和智慧。
草木助盘餐,纷纷固多品。
精英唯竹萌,香软独楮菌。
杞菊于其间,甘清有馀韵。
达人忘口体,道德自滋润。
天随与东坡,风味实相近。
穷通均一致,了不见喜愠。
春苗共采撷,秋英配兰纫。
后先属文词,金声而玉振。
李子妙穷经,屡遭有司摈。
奔军未云怯,再举当决阵。
开轩植杞菊,澹泊守定分。
回头语世俗,未用诮饥困。
二豪勉跻攀,孔圣故许进。
长卿亦何人,区区能慕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