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红酣亭同凌骏甫闵园客赋》
《集红酣亭同凌骏甫闵园客赋》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不衫不履草亭台,随意溪声随意苔。

花气淡都如谷水,雨珠肥不过青梅。

多安炉火深僧定,故诡诗题钝客才。

集似西园人更雅,好将景物细图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不衫不履草亭台”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随意自在的场景,仿佛诗人脱去繁复的外衣,与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一片草亭之中。接下来,“随意溪声随意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随性与和谐,溪流的声音与周围的苔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自然的韵律美。

“花气淡都如谷水,雨珠肥不过青梅”两句则通过对比,将花香的淡雅比作山谷中的清泉,雨珠的圆润则如同成熟的青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审美情趣。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还通过嗅觉和味觉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多安炉火深僧定,故诡诗题钝客才”这两句转而探讨了内心的平静与创作的关系。炉火的温暖与僧人的禅定,以及故意设置的诗题与看似平凡的才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另一面,暗示了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寻找灵感和平静的重要性。

最后,“集似西园人更雅,好将景物细图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里的“西园”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西园中的聚会一样,充满高雅和趣味,同时也鼓励读者细致地观察和描绘身边的景物,从中发现美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挽朱侍郎

卜宅从先垄,驾言练日良。

飞盖骛玄驷,古柳被龙㡛。

按辔且徐驱,听歌薤露章。

忆昔朱峰仙,浩劫思陶唐。

貂蝉换羽衣,翩然来帝旁。

西车极岷峨,南佩窥潇湘。

高牙开桂林,瑞节照襄阳。

多少经纶业,春风散八荒。

归来不言功,低簪鸳鹭行。

一朝侍甘泉,天渥方对扬。

堂堂山立姿,九尺鬓眉苍。

胡为勇不留,瑶宫去路长。

夫人有令德,威凤趣归凰。

轮摩同入道,未忍遽相忘。

春天渺无际,春花堪断肠。

祇今枫林岗,双玉一时藏。

西南多甘棠,日莫人凄凉。

风月三千篇,烂烂光生香。

佳郎与快婿,门户未渠央。

三者无一憾,呜呼公不亡。

(0)

挽曹监丞·其一

学渺千江水,才雄百尺楼。

凫飞思叶县,燕寝忆苏州。

有感珠还浦,无苛虎渡洲。

浦江天阔处,缺月正如钩。

(0)

点绛唇

梅雨收黄,暑风依旧闲庭院。露荷轻颤。

只有香浮面。挂起西窗,月澹无人见。幽情远。

随钗低扇。好个凉方便。

(0)

凤栖梧/蝶恋花·其五送子廉侄南下

九月重湖寒意早。目断黄云,冉冉连衰草。

惨别临江愁满抱。酒尊时事都相恼。

闻道吴天消息好。鸳鸯西池,咫尺君应到。

若见故人相问劳。为言未分书舟老。

(0)

句·其二十二

收得一般潇洒物,龟形人送鹤书来。

(0)

荔枝·其二

重门画戟公堂峻,万瓦清烟使宅雄。

草服劝耕菖叶绿,罗裙送酒荔枝红。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