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广德和尚及诸禅伯游山有作次其韵》
《同广德和尚及诸禅伯游山有作次其韵》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扪萝挽石复穿云,却叹公侯走世尘。

碧嶂回眸三界小,红崖移步百花春。

长沙只解随芳草,王老犹难避鬼神。

不道游山末后句,瘦藤遥指牧牛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们一同游山的体验,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表达了对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向往。

首联“扪萝挽石复穿云,却叹公侯走世尘”,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从攀援藤蔓、穿越岩石到穿行云雾,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壮丽。同时,诗人感叹于权贵们在尘世间奔波劳碌,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碧嶂回眸三界小,红崖移步百花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碧绿的山峰映入眼帘,让诗人感到整个世界都显得渺小;红艳的崖壁下,每一步都踏着春天的花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美好,以及它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

颈联“长沙只解随芳草,王老犹难避鬼神”,这里运用了典故,提到长沙和王老(可能是指王维),暗示了即使像他们这样的文人雅士,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或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尾联“不道游山末后句,瘦藤遥指牧牛人”,最后一句以“瘦藤”和“牧牛人”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游山后的所见所感。瘦藤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牧牛人则代表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凡生活。诗人似乎在说,游山的旅程并未结束,真正的领悟和归宿在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平凡生活的智慧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次韵仁近客兴二首·其二

华年君欲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

落落筋骸馀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

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

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0)

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其一

谈拂风前竖,吟藤月下挑。

是非姑且置,来往不为遥。

蚁瓮营新漉,貂裘补旧硝。

聊同小隐隐,未用大招招。

(0)

白茅道中

世故时时异,年华物物新。

溪声添夜雨,麦事待晴春。

草棘扃空户,岩崖伏冻人。

问言何至此,征骑往来频。

(0)

用前韵酬孟君复二首·其一

吞若虞翻梦里爻,古人不死与神交。

成名永保传青简,临事终当藉白茅。

足可一瓢居陋巷,岂堪二膳养东胶。

龟藏六用泥中乐,未信时人蝘蜓嘲。

(0)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二

燕颔逢荆鄂,于今四十秋。

始闻降鬼国,遄见拔泸州。

庙议颛私意,边围堕诡谋。

弃襄不令守,铁锁靠江流。

(0)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九

今日都无病,持杯得自如。

空行万里路,枉读一生书。

可奈多魔障,真当弃腐馀。

休官十六载,此计未全疏。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