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鉴湖亭》
《鉴湖亭》全文
宋 / 李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

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

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tíng
sòng / xiáng

xiāoxiāochóunóngkǎngāoxiàwàngqiūfēng

chéndàozhēnyōuchùwànxiàngdōuhánqīngjǐngzhōng

dànjiànguāngláiyuǎnjìnlüèyúnàikōng

shuízhīshǐbiāomíngpiànlíngtáishìshìt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秋风中的宁静图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世间名利的超脱。开篇“古寺萧萧愁思浓”展现了诗人在古老佛寺中感受到的淡淡忧伤与深沉思索,这里的“愁思”如同细雨般弥漫,渗透着古寺的每一个角落。紧接着,“槛荷高下望秋风”则是诗人从不同的高度(可能是站在寺院的台阶或窗棂上)远眺那一片片荷花以及随风摇曳的秋意,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洁净与超然,希望在这宁静而又不染尘俗的环境里找到心灵的安顿。这里的“一尘不到”强调了纯净无暇,而“真幽处”则是指那种深远而又难以触及的心灵深处。而“万象都含清景中”则是说在这宁静之境里,诗人感受到了一切自然景物的美好都被包含其中。

接下来的“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超然与纯净。溪水在古寺旁缓缓流过,它清澈的光线让人感到既能看见它又感觉不到其存在,这正如诗人的心灵状态——既与世俗接触,又保持着一份超脱。而“略无云气碍虚空”则强调了天空的开阔,似乎连云气都被排斥在这宁静之外。

最后,“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越和对于心灵世界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刺史”是指古代以刺绣装饰的历史记载,常用来比喻功名与地位,但诗人却显得淡然,他更关注的是那一片超凡脱俗的心灵之台,即使是在世间的种种琐事中,也能保持一种通透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秋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名利与尘世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李翔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挽陈将仕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0)

朱令招作社献

閒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

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

(0)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其二

词源病起不全枯,一滴犹堪涨雁湖。

祇我少强宜末减,老人笔力更敷腴。

(0)

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

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

(0)

寄怀三首·其三

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

不思明日忧,但取今日乐。

俗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

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

(0)

哭女二首·其一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

此生谁骨肉,未识好衣裳。

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

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