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十四日绝句·其三》
《十二月十四日绝句·其三》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精脩从此可容閒,勘破当年义利关。

随处动心兼忍性,何忧不到古人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的《十二月十四日绝句(其三)》。吴与弼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的思想深受程朱理学影响,主张“致良知”和“格物致知”,强调内心修养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诗中“精脩从此可容閒”,意味着通过精心的修习,可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閒”字,既指闲暇,也暗含着内心的空灵与自在。诗人认为,通过修行,人可以摆脱世俗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平静。

“勘破当年义利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义”与“利”的深刻理解。在儒家伦理中,“义”指的是符合道义的行为准则,“利”则指个人的利益或私欲。诗人认为,只有超越了对利益的追求,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义”,达到道德的高境。

“随处动心兼忍性”,说明了诗人对于道德实践的态度。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内心的波动,并且具备忍耐的意志力。这不仅是对外在诱惑的抵抗,也是对自己内心欲望的克制,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克己复礼”。

“何忧不到古人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道德修为的信心。他认为,只要坚持修行,遵循道德原则,就无需担心无法达到古代圣贤的境界。这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吴与弼作为理学家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心修养、道德实践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尊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入涌泉道中·其二

穷冬未见六花飘,春意微微动柳梢。

千丈龙形蟠暮岭,一条虹影落溪桥。

阊门飞跨何清泚,茂苑繁雄未寂寥。

切幸早归频出郭,西山隐客不须招。

(0)

和竹坞过曹柘岭

午鸡喔喔岭头闻,下岭相将日已曛。

跨涧小桥斜贴水,悬崖峭壁冷生云。

青帘渐唤新从事,白壁犹存旧墨君。

桑柘渐浓麻麦秀,田夫村妇总欣欣。

(0)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一

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

人生于两间,谁能长不老。

胡为玩鲜荣,而独恨枯槁。

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

志士竞修名,览镜慨华皓。

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

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

兹理非言传,惟心自深造。

(0)

和史子修投赠二首韵时被命至玉堂·其一

儒习平生祇自酸,可能学古到商盘。

风尘世路知难拗,潢潦词源恐易乾。

已愧登瀛联俊彦,那堪上水费嘲弹。

饕荣愧乏经时策,安得军中有范韩。

(0)

西瞻堂

子长爱奇隘八荒,岷雪千仞琼佩锵。

太守德厚民不忘,倚公笔椽辉耿光。

西瞻大书揭高堂,倚栏起我意激昂。

镂冰刻楮非文章,男子可不志四方。

(0)

买舟至崖祀陆使君

水曹羁我窘于囚,贷与潼江一钓舟。

柂转清滩微觱沸,棹移曲巷且夷犹。

偶因舣岸穿沙径,绝爱寒烟簇晚洲。

明日玉屏重睹面,九歌待续水安流。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