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蕴的作品,名为《平山堂吊古》。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隔着一条河流,对岸的山峦在画布上展现出它的颜色,而时间的流逝使得昔日的遗迹变得荒凉,只有古老的庙宇与世间相连,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景色描绘得更加壮观,不仅是山峦雄伟,还有淮河之水被涵盖其中,星象也似乎在高处与斗宿相连,显示出一种超越常人的视野和胸襟。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文学的高度评价。通过蜀地(今四川一带)的美酒来品鉴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又想吟诵欧阳修的诗篇,借古人的情怀来抒发自己对于过往的无限留恋。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这里透露出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沉感慨。往昔之事如烟雾般模糊不清,只能依靠一支断笔来指引方向,无限的情思随风飘散。
“聊凭戍卒指西东。” 这句中,“戍卒”是一种古代的计数器具,诗人用它比喻自己的创作,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支撑,指引方向,表达了对文学传承和历史记忆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寄托,是一篇集抒情、写景、议论于一身的佳作。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
淡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
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
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
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目断远山重。
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
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
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