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雨萧萧,萧萧风雨悲凉宵。
篱菊残英渍黄玉,林风脱叶飘红绡。
幽人辗转凌晨起,邂逅门前逢短李。
殷衰闻道有三仁,欲说九畴君不死。
穹庐相结为从容,悬河雄辨能谈空。
风神萧散野鹤立,照人玉树临秋风。
落笔新诗一挥绰,不似武人誇矍铄。
银钩笔力掩二王,照夜连城肯轻博。
他年相约秋山边,秋江一派连秋天。
闲听菱女歌采莲,轻舟一醉眠秋烟。
风萧萧,雨萧萧,萧萧风雨悲凉宵。
篱菊残英渍黄玉,林风脱叶飘红绡。
幽人辗转凌晨起,邂逅门前逢短李。
殷衰闻道有三仁,欲说九畴君不死。
穹庐相结为从容,悬河雄辨能谈空。
风神萧散野鹤立,照人玉树临秋风。
落笔新诗一挥绰,不似武人誇矍铄。
银钩笔力掩二王,照夜连城肯轻博。
他年相约秋山边,秋江一派连秋天。
闲听菱女歌采莲,轻舟一醉眠秋烟。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其六)》以萧瑟的风雨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篱笆上残存的菊花,以及林间落叶如红绡般飘落,展现出秋日的凋零景象。他以“幽人”自比,凌晨起身,意外遇见好友张学士,感叹于世事无常,但又寄希望于对方的智慧与坚韧。
接下来,诗人赞美张学士的才情,称其有如“三仁”般的贤德,能够深入谈论宇宙万物,且言辞犀利,见解独到。他们相约在秋日山边,共享诗酒,聆听菱女的歌声,乘舟醉眠于秋烟之中,流露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友情的深厚。
诗中“银钩笔力掩二王”一句,赞扬了张学士的书法技艺,甚至超越了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位书法大家。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