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求赞·其一》
《禅人求赞·其一》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咄哉灭胡种,面目真可恶。

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

虽欲彊柔和,毕竟触人怒。

万事类如此,谁敢相亲附。

乞儿囊本空,常誇敌国富。

闻说阎罗王,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宗杲所作的《禅人求赞(其一)》,以讽刺和警世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些人的不满和批评。诗中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背信弃义、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如同过河拆桥、得势便堵路的小人,表面上试图示弱以获取和谐,但实质上却触动了人们的愤怒。诗人借此警示世人,世间之事多有反复无常,人们不敢轻易亲近此类人物。

诗中的"咄哉灭胡种,面目真可恶",可能暗指某些人忘恩负义的行为,"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则直接刻画了这类人的自私行为。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的虚伪和后果,"虽欲彊柔和,毕竟触人怒",表明他们的伪装无法掩盖本质。

最后,诗人以乞丐的心态和阎罗王的审判作比,指出无论贫富,都不应夸耀自己的优势,而应谨慎言行,以免招致反感或不幸。"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劝诫人们要谦虚低调,不可过于狂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展现了禅宗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道德品质的倡导。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赠袁评事

今年七十岁,岁岁增康宁。

人閒有寿鹤,天上有寿星。

更若欲齐椿,但看南华经。

(0)

乞留草赠路倅·其一

膝上已无三尺桐,门前更少两株柳。

唯有庭芜似野风,告留且伴东皋叟。

(0)

苦热

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

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

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

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0)

和江邻几送文丞相还游普安院

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

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

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

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

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

殿阁郁四合,高明绝纤灰。

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

禁园直南望,参差隐楼台。

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

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高情缅山水,剧语杂讥诙。

清赏何以娱,一枰聊为开。

岂徒事争决,要且资欢咍。

谓言坐上客,兹乐那易谐。

城中苦多事,况复日月催。

功名未有立,壮志先欲摧。

幸时得閒暇,一出纾吾怀。

此言固可结,此愿惟恐乖。

须臾夕照下,欲起姑徘徊。

揽辔更留顾,馀兴无穷涯。

(0)

题泗州庵庵壁

十年三上未登科,此去行期昼锦过。

上党有人传预兆,梦生头角见天和。

(0)

秦君亭

蝉蜕真为一世豪,双蜗逐逐笑吾曹。

秦君已去亭长在,著向山高更觉高。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