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惊秋》
《惊秋》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0)
注释
褰帘:拉开窗帘。
秋信:秋天的消息。
晚傍:傍晚时分。
竹声:竹林中的声音。
多故:历经很多变故。
堪伤骨:让人心痛至极。
孤峰:孤独的山峰。
拂衣:指远离尘嚣或辞官归隐。
梧桐:一种树名,常用于文学中象征萧瑟或离愁。
凋绿:叶子凋零,绿色消退。
菡萏:荷花的别称。
堕红稀:红色的荷花稀疏地掉落。
却恐:唯恐,只怕。
吾形影:我的身影,比喻自己的行为表现。
嫌心与口违:内心与言行不一致,让人讨厌。
翻译
拉开窗帘聆听秋天的消息,傍晚时分伴随着竹林声回家。
历经诸多变故令人心痛,孤独的山峰正好拂去尘衣。
梧桐树的绿叶已经凋落殆尽,荷花也稀疏地掉落了红色的花瓣。
唯恐我的身影与内心不符,令人嫌弃言行不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午后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褰帘听秋信"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室内轻启窗帘,聆听外面传来的秋天的声音,这个动作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期待和对外界变化的关注。"晚傍竹声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傍(傍读如“傍”,意为倚靠)晚风中的竹声,如同诗人内心的回响,给人以深远的联想。

"多故堪伤骨"一句,用"故"字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而"堪"则是古代一种说法,意指伤感或哀愁。这里诗人通过"孤峰好拂衣"来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这里“孤峰”可以理解为独自一人站在高处,“拂衣”则是一种优雅的动作,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梧桐凋绿尽"和"菡萏堕红稀"两句,描绘了秋天树叶纷飞、花瓣零落的景象。这些生动的自然图景,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观察,更深层次地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真实性的一种担忧。这里“形影”指的是外在的行为举止,而“心与口违”则是内心真意与言语间的不一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诚信的重视,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和道德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写意,构建出一种秋思引发的内心独白。它不仅是对外部世界变化的观察,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自我省察。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游灵泉寺

扪萝缘磴道,隔叶望危峰。

云里传钟磬,天边出梵宫。

听经花雨坠,闻偈法轮空。

莲社容沽酒,频年事远公。

(0)

柬崔千上

为爱碧云流,移床坐小楼。

稷华西潦壮,樵唱夕阳幽。

竹风蝉度暑,林雨雀欢秋。

寄语灰心侣,经时谢应酬。

(0)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其五

请谒伤直性,畏为异物干。

薄田仅数亩,卖尽输县官。

许行宁阔迂,治世在饔飧。

传来故乡信,凛冽正冬寒。

长跪读未竟,冰丝落衰颜。

纬萧亦自可,何事赋出关。

(0)

岁暮山居杂感·其十

熊魂日象煜,怪雾秘天倪。

白粲冈头草,鬼薪岭上桋。

龙门终马走,鸿渐逐鸡栖。

百里乡关迩,能无泣路迷。

(0)

戊辰生日时将入山去矣·其二

负心二十载,解佩漫言归。

身既遂初服,年将半古稀。

故乡梅正发,塞上马犹肥。

收拾从来意,于今便息机。

(0)

送王山人德操还姑苏·其一

探奇趋石室,有约问罗浮。

岂谓寻仙杖,翻成访戴舟。

身依行客苦,情为故人留。

语及经时别,中年怕远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