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延之书书尾戏答》
《得延之书书尾戏答》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齿豁童头老可憎,艰难相值历何曾。

吹箫问渡愧未达,终有心头一点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得延之书书尾戏答》。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反思。

“齿豁童头老可憎”,诗人以“齿豁”形容自己年老体衰,“童头”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将自己比作失去活力的孩童,形象地描绘出老态龙钟的形象。“老可憎”三字,既是对自身老去的无奈接受,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哀叹。

“艰难相值历何曾”,“相值”意为相遇,这里指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与困难。“何曾”二字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在这些艰难时刻,诗人始终未曾放弃,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吹箫问渡愧未达”,“吹箫”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象征着诗人试图寻求智慧或指引,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问渡”则是向他人求助之意,但“愧未达”表明诗人自感未能真正理解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心充满遗憾和自责。

“终有心头一点蝇”,“蝇”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烦恼或困扰,也可能是对某些事物的执着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历经沧桑,但仍有一丝难以摆脱的烦恼或追求萦绕心头,形象地展示了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自省。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立春日

不辞留滞大关东,未必长吹是朔风。

一世心归松雾里,十年春到雪花中。

罗浮消息应非远,粥饭因缘尚未穷。

从此匝天多雨露,晓听雀语动虚空。

(0)

秋尽锡公江南回相见

去时正逐飞鸿去,来日还逢是去鸿。

斯世几能怜范叔,有人犹自问洪公。

江涛秋色携双袖,贝叶新诗共一筒。

客梦最怜翻在碛,牛衣依旧耐寒风。

(0)

赤公书来赋答二首·其一

书来惟说苦,问我苦如何。

得食粗蔬足,逢人好笑多。

拚他今便死,不尔且长歌。

只此朝还夕,残冬亦易过。

(0)

十三元

黄云白日暗寒原,鸿雁无声度塞垣。

自古客行愁道远,纷纷薄木锁侯门。

(0)

十一真

积照微茫绝四邻,望中谁是陌头人。

落花满院疑无树,拂草连天暗度春。

一室冰棱应自惜,万峰珠错岂全贫。

分明共对羲轩上,更待晴晖恐未真。

(0)

示周无隐居士

千古文章慧业人,木樨香遍万山春。

孔门虽有真衣钵,争较山僧闻更亲。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