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寺清秋日·其四》
《古寺清秋日·其四》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

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古寺中的宁静与清寂之美。诗人文彦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中的一系列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古寺清秋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古寺在秋日的映衬下更显庄严与静谧。接着,“潘郎兴倍长”一句,借用了潘岳(字安仁)的故事,暗示诗人在此地心境更为悠然,兴致倍增。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鹤氅是古代文人常穿的便服,此处用来形容寺院的闲适与雅致;“人静掩鹰房”则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寺院的寂静与远离尘嚣。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两句,通过晨鹊与夜螀的活动,展现了古寺的生机与静谧并存的特色。晨鹊的惊动与夜螀的鸣叫,虽是微小的自然现象,却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最后,“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两句,借用汉代才女班婕妤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过往的怀念。班婕妤曾为汉成帝的妃子,后因失宠而作《团扇歌》,表达了对失去宠爱的哀怨之情。在这里,诗人或许借此表达自己对古寺清秋之美的感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古寺在秋日里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感慨。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

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月苗杯举存三洞,云蕊函开叩九章。

一掬阳泉堪作雨,数铢秋石欲成霜。

可中值著雷平信,为觅闲眠苦竹床。

(0)

晚渡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衰袂有残声。

(0)

阳羡杂咏十九首.松岭

岭上青松手自栽,已能苍翠映莓苔。

岁寒本是君家事,好送清风月下来。

(0)

秋夕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

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

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

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

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

(0)

白圭无玷

片玉表坚贞,逢时宝自呈。

色鲜同雪白,光润夺冰清。

皎皎无瑕玷,锵锵有佩声。

昆山标重价,垂棘振香名。

抱璞心常苦,全真道未行。

琢磨忻大匠,还冀动连城。

(0)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

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

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

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