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有苗裔,流落海南滨。
奇服纫香草,狂歌托美人。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
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
三闾有苗裔,流落海南滨。
奇服纫香草,狂歌托美人。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
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后裔屈翁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首句“三闾有苗裔,流落海南滨”点明了屈原的后代屈翁山因故流放到海南的生活境遇,暗示了他与先祖屈原相似的命运。接着,“奇服纫香草,狂歌托美人”两句,通过描述屈翁山奇特的服饰和以香草为伴、以美人寄托情感的行为,展现了他超凡脱俗、不拘一格的个性。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则运用了杜鹃啼血和斑竹生泪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屈翁山内心的痛苦与哀愁,同时也象征着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与挣扎。最后,“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表达了屈翁山渴望与古代圣贤对话的愿望,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找到表达思想的途径,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翁山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谩教我、心下终日悬悬,星□事,知他何时是了。
几回猜伊意,也是难为,拟待偷怜又胆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干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时时得些儿,便拚了一生,为伊烦恼。
嫩柳初摇翠。
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
沈醉。
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飚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
闻说。
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峻岳储灵,长庚应梦,还庆佳辰到。
黄花浥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符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应少。
棠阴无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莱衣游戏,萱堂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