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其三十九》
《七言·其三十九》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云鬓双明骨更轻,自言寻鹤到蓬瀛。

日论药草皆知味,问著神仙自得名。

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

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

(0)
翻译
秀发如云,身骨轻盈,她自称寻找仙鹤来到了蓬莱仙境。
每日谈论药草,对它们的味道了如指掌,问及神仙之事,她自得其名。
夜晚,冰冷的发簪仿佛龙穿过了碧绿的山洞,清晨,寒凉的枕头如同虎卧在银色的城池。
来年春天,她打算再次手持竹杖离去,只因怀念黄帝在海上的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或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云鬓双明骨更轻”表达了修道者通过修炼而达到身心通透,灵魂清明的境界。“自言寻鹤到蓬瀛”则显示其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日论药草皆知味”指出这位隐士对于自然之物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赏识,而“问著神仙自得名”则透露了他通过修炼而获得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声名。

在下两句中,“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表达了隐士对于自由漫游的大自然以及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轩辕”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仙人轩辕黄帝,海上之行则是对远古时期神话传说的一种追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生活理想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其二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

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

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

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

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

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

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

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

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

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

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

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0)

历代诗·其十二东晋

夷狄陷河洛,元帝南渡江。

宣帝之曾孙,立号都建康。

明成康与穆,哀废最堪伤。

简文武安后,桓玄暂称王。

卒闻恭帝世,逊位宋武皇。

两晋十五主,二百年而亡。

(0)

宫词·其四十七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

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

(0)

题马远画梅四幅·其二朱颜傅粉

铢衣翠盖映朱颜,未识何年入帝关。

默被画工传写得,至今犹似在衡山。

(0)

出尉氏

隔林残雪弄轻风,日射晴光玉缕红。

桃杏浑如梅欲绽,直疑身在故园中。

(0)

夜宿龙头

江流如箭路如梯,夜泊龙头烟霭迷。

两角孤云天一握,晓光不觉玉绳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