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慧山泉》
《题慧山泉》全文
唐 / 若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

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

(0)
注释
石脉:岩石间的缝隙。
绽:显露。
寒光:清冷的光芒。
松根:松树的根部。
喷:散发。
晓凉:早晨的凉爽。
注瓶:装水的瓶子,这里特指用于取水的容器。
云母:一种矿物质,此处指瓶子材质光滑如云母。
滑:光滑。
漱齿:漱口。
茯苓:一种中草药,常用作漱口清新口气。
野客:山野中的游客或隐士。
偷煎茗:悄悄地煮茶,‘偷’字在此有悠闲自在之意,非真正偷窃。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借净床:借用干净的床铺休息。
安禅:静坐修行,禅定。
何所问:还有什么需要询问的。
孤月:单独的一轮月亮。
在中央:高悬于空中。
翻译
石缝中透出清冷的光芒,松树根部清晨时分带来凉意。
云母制成的瓶子光滑,用茯苓漱口留有清香。
山野中的游客悄悄地煮茶,山僧借给我洁净的床铺。
静心修行还需问什么,只见孤月高悬在天空中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安详自得。

“石脉绽寒光”与“松根喷晓凉”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清晨山谷间清冷的氛围,岩石和松根都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显露出它们特有的景象。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则描写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云母是一种质地细腻的矿物,用于装水可保持水的清凉;茯苓是中药材,用来漱口有清新之效。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出其对自然物品的细心观察和利用。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两句,分别描绘了一位行者(野客)在山中偶得茶水,以简易之法品尝自然赐予的佳趣;以及一位居住于此的僧人,则是寻找一块干净的地方以供休息。这些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最后,“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感悟。在这里,“安禅”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孤月”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孤独而自在的境界。月亮位于天空的中央,既是诗人精神世界的映射,也代表了他对宇宙和谐统一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

作者介绍

若水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一

竹根雨过石苔斑,钟梵萧然昼掩关。

坐爱微凉生碧殿,忽看飞雨失青山。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

最是晚晴堪眺咏,夕阳横抹蓼花湾。

(0)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其一

十载中朝仕有声,青云末路更收名。

久知元亮多高韵,聊托嵇康事养生。

尊酒风流青鬓在,草堂归计绿阴成。

君恩不与尘心断,回首江湖万里情。

(0)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宿静观楼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

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

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0)

雪后

寒日晶晶晓溜声,中庭快雪一宵晴。

墙西老树太骨立,窗里幽人殊眼明。

想见渔蓑无限好,怪来诗思不胜清。

江南残腊相将尽,会看门前春水生。

(0)

视江子疾楼上作

朝回驻马问江生,病爱楼居面雨城。

凉昼白云流翠簟,清秋玉露望金茎。

冯栏转动层霄兴,伏枕翻思万里行。

天远时危俱涕泪,南山空羡紫芝荣。

(0)

奉酬皇甫百泉雪中见过留赠之什三首·其一

积雪惟僵卧,冲风故宠临。

飘扬狂客性,高洁直臣心。

怀瑾鲜可示,投珠谁见钦。

赖谙消息理,庶缓白头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