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宿静观楼》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宿静观楼》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

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

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静观楼住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庭东山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

首联“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开篇即以“三宿恋”点出对静观楼的留恋之情,与“烧灯一笑两人俱”形成对比,暗示了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以及对这份相聚的珍惜。

颔联“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运用拟人手法,将秋山、夜水赋予生命,风在树梢间轻拂,仿佛打破了诗人的梦境;而明月倒映在湖中,照亮了静观楼,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

颈联“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进一步描绘了东山的自然风光之美,以及村落的宁静。诗人似乎在赞叹这片土地的丰富物产和独特魅力,同时,偶尔传来的村民话语声,又让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显得并不孤独。

尾联“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无需过多言语,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诗篇。同时,也暗示了这样的美景和体验,应当被记录下来,供后人品味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洞庭东山的自然美和人文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同思伯携酒访文寿承辞以事弗果文有诗见贻和答一首

长安才日下,犹阻使人来。

便欲笼鹅去,空成骑马回。

寻盟须夜雪,留兴待春杯。

莫谓青毡冷,东风有落梅。

(0)

溪南别业为万考功言卿赋·其一

自有山林性,能将物我齐。

剪茅成野径,披荔待幽栖。

辋口茱萸沜,芳洲杜若溪。

何当接衡宇,琴酒日相携。

(0)

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其八

布地千金积,邀欢一径开。

花光摇解佩,荷气送行杯。

水蹙昆池动,云移碣石来。

飘零犹壮观,肯作雍门哀。

(0)

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其三

大野临燕赵,跻攀意自豪。

云沙千堞暗,松柏五陵高。

西日愁相对,南音醉懒操。

菟裘无处所,弥觉此生劳。

(0)

同吴而待张中卿兄弟过崇胜寺

一径远尘嚣,孤峰坐阒寥。

霜林依断岸,江浦入寒潮。

草自香台积,花随宝胜飘。

禅心无起灭,持钵过清朝。

(0)

留都·其六

伊昔风云际,谁依日月光。

鹿穷归历数,龙变化侯王。

俎豆丹青里,江山剑戟傍。

铅刀思一骋,流恨向宫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