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竹漪秋,翱翔松岸月。
青萍抽紫蕖,红菱披白雪。
诗句藻江山,觥筹分甲乙。
一片水云心,拟向空明发。
荡涤竹漪秋,翱翔松岸月。
青萍抽紫蕖,红菱披白雪。
诗句藻江山,觥筹分甲乙。
一片水云心,拟向空明发。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江上夜景图。首句“荡涤竹漪秋”以“荡涤”二字开篇,赋予了秋天竹林中波光粼粼水面以动态感,仿佛秋风轻拂,竹影与水波相互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翱翔松岸月”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松树与明月相映成趣,松枝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画面充满了诗意的浪漫与宁静。
“青萍抽紫蕖,红菱披白雪”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青绿的水草与紫色的荷花,以及鲜红的菱角与洁白的雪花并置,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江面的丰富景象和季节变换的痕迹。荷花的紫色与菱角的红色在雪白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句藻江山,觥筹分甲乙”则转入对文人聚会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人雅集联系起来,通过“藻江山”一词,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同时,“觥筹分甲乙”则描绘了文人间的饮酒赋诗,比试才情的情景,体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风雅与趣味。
最后,“一片水云心,拟向空明发”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追求。水云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超然物外、纯净无瑕的心境;“拟向空明发”,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自然之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