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0)
注释
玉台:玉山上的瑶台,即西王母的居处。
凌霞:高出云霞之上。
秀:灵秀,秀美。
怡:安适愉快,和悦。
妙颜:容颜美妙。
天地共俱生:谓王母与天地同生。
几何年:多少岁。
灵化:神灵变化。
无穷已:没有穷尽。
高酣(hān)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翻译
玉台灵秀出云霞,王母安适美容颜。
天地与之共俱生,不知岁月几多年。
神灵变化无穷尽,仙馆很多非一山。
高会酣饮唱新谣,哪像世俗凡语言!
鉴赏

这段诗文摘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描绘的是仙境之美妙。开篇“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描述了一个如玉的台楼矗立在云霞之间,与王母娘娘那样的绝世美貌相映成趣,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表达了仙界与自然世界同步生成,不可考证其年龄之久远,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又悠长的时间感。

接着“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则进一步描绘了仙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是无尽变化、灵秀至极的地方,这里的“馆宇”指的是仙人居住之所,不局限于单一之山。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仙境的广阔与神秘。

最后,“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流传之说法不屑为之,而是更愿意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创作出新的、超越凡尘的故事。这里的“高酣”形象强烈,意味着诗人的精神状态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仙界描绘得既美妙又神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与不满。通过这样的表达,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周服卿莲渚文禽图

芳塘长遍相思草。水亦潆洄抱。花花叶叶总相依。

护住文禽一对、不分飞。剖开莲子拗残藕。

离别从来有。人天欢喜此图中。

那识江湖萧瑟、有秋风。

(0)

疏影

空庭似雪,有满天露气,满地明月。

才看团团,又唱弯弯,无端多此圆缺。

秋来已是难消领,况病过、薄寒时节。

望碧云、隐约琼楼,想见素娥愁绝。

待把伤心细问,欲眠更强起,罗幕重揭。

几处笙歌,几处关山,几处照人离别。

西风了不知霜信,但乱扑、打窗红叶。

甚夜深、犹倚阑干,翠袖冷将花折。

(0)

台城路.再柬梅姊

东风乍卷纤云散,盈盈素娥如雪。

照著梅花,暗情依旧,醉里不堪攀折。

屏山几叠,怕春色重来,吟怀又别。

无限销魂,此时怊怅向谁说。新愁岑寂未遣。

奈些些往事,还作凄切。

半箧香痕,几年灯影,难记悲欢离合。柔肠千结。

叹剪翠裁红,冷芳都歇。闭却纱窗,绣衫和恨摺。

(0)

忆秦娥.春半

风雨散。玉人隐隐坐杨畔。声声杜宇,春归将半。

溪头桃李花正烂。多少闲愁无心看。

腹里车轮,辗转不断。

(0)

念奴娇.初冬

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

薄薄罗衣寒似水,霜逗一庭花石。

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

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

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

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

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

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

(0)

菩萨蛮.春闺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