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四水车》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四水车》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

与天常斡旋,如雨自潨泻。

置心亦何有,在物偶相假。

此理乃可言,安得圆机者。

(0)
翻译
驾车驶向繁华要道,滋润着远方的田野。
如同天空与大地不断互动,像雨水自然倾泻而下。
心中所求何需多,万物间偶尔相互借力。
这样的道理可以言说,但何处能寻到那深谙此理之人?
注释
取车:驾车。
要津:繁华要道。
膏润:滋润。
远野:远方的田野。
斡旋:互动。
如雨:像雨水。
潨泻:倾泻。
置心:心中所求。
假:借力。
此理:这样的道理。
圆机者:深谙此理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水利工程的赞美。诗中“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两句描绘了一幅水车灌溉田地的生动图景,“取车”指的是利用水车引水,“要津”即是重要的渡口或水源处,“膏润及远野”则形象地表达了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犹如膏油般滋润到了远方的田野。

“与天常斡旋,如雨自潨泻”两句通过将人间的劳作与自然现象相比较,强调了人类智慧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与天常斡旋”意味着人类活动与天道相辅相成,“如雨自潨泻”则形容水车引水的景象,如同天降甘霖一般自然而然。

“置心亦何有,在物偶相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待人接物的态度,主张顺应自然,不强加于人为的意图。诗人提倡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和事物,既不做无谓的执着,也不做徒劳的争斗。

最后,“此理乃可言,安得圆机者”则是在探讨这种自然而然、顺应天道的智慧如何能够得到实现。诗人提出的是一个问题,即在现实世界中,怎样才能找到那种既符合自然规律,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完美方法或技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他推崇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金庭观

山属蓬壶第几重,奇峰翠岫绕灵宫。

云藏毛竹深深洞,烟起香炉袅袅风。

放鹤已归天汉上,养鹅无复小池中。

羽人尽得飞章法,神与寥阳路暗通。

(0)

题节庵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公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0)

赠写神者·其二

未信儒冠得误侬,排云消息梦魂中。

君王若唤丹青手,画我寒岩筑晚风。

(0)

西江月.为木樨作

色似腊梅浑浅,香如薝卜微清。更张绿幄蔽轻盈。

巧著工夫斗钉。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

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0)

次德茂菱花韵

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

自同香草入骚吟,不羡玉台春压鬓。

三四凫雏傍母眠,尽付与秋秋亦领。

更看细雨出鱼儿,江上老翁渔未竟。

(0)

送孙宾老守三池二首·其二

百万貔貅尚枕戈,将军未复旧山河。

非干使者徵求急,正柰穷边饷挽何。

颇愿有言先牧养,不妨自署拙催科。

公馀傥暇寻遗事,尘锁荒祠望刮摩。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