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幽讨暗春花,百里行无三两家。
新道直穷房绝徼,故宫遥过楚章华。
野猿触客争升水,山鬼逢人欲射沙。
寂寂征魂无耐可,更深惟有杜鹃哗。
相传幽讨暗春花,百里行无三两家。
新道直穷房绝徼,故宫遥过楚章华。
野猿触客争升水,山鬼逢人欲射沙。
寂寂征魂无耐可,更深惟有杜鹃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静谧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相传幽讨暗春花”,以“相传”二字开篇,暗示了所描述之景并非眼前所见,而是通过传说流传下来的景象,引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氛围。“幽讨暗春花”则直接描绘了春花在幽暗中绽放的情景,既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这份美好可能不易被发现的意味。
“百里行无三两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寂静,百里之内仅见三两户人家,这种孤寂与荒凉感与前句的幽美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新道直穷房绝徼,故宫遥过楚章华”两句,将视角从自然转向历史,新开辟的道路直抵边陲,古老的宫殿远在楚地的章华台,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对过往辉煌与今日荒凉的感慨。
“野猿触客争升水,山鬼逢人欲射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微妙互动,野猿与山鬼的行为虽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
“寂寂征魂无耐可,更深惟有杜鹃哗”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点,征魂,指在外奔波的人的灵魂,深夜里,只有杜鹃的鸣叫打破了寂静,这不仅是对夜晚的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漂泊者内心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
柳条风动早春初,曾向山中觅隐居。
梅片雪飞残腊后,又从川上读遗书。
询求近致师臣币,缮写犹淹聘使车。
君相只知崇正学,不将封禅问相如。
黑云童童起东麓,俄顷狂风捲茆屋。
黄昏雨势尽连山,入县滂沱四更足。
去年八月蝗虫多,今年奈此潦涨何。
方当饥馑复忧旱,蛮老惟共寻干戈。
谣言诞漫俱难听,群吏询谋起余病。
沈公遗迹在前山,有念叩之无不应。
我穷落此荒隅中,岂意神交得沈公。
愿香未息甘霖注,如此嘉惠惭何功。
岩前古祠空馀窍,我欲题诗沈公笑。
至人应物自无心,归路联翩月相照。
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
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
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
四时歌舞尚巫觋,三月莺花满城径。
骍弓宝校争晓出,锦带宫袍与春映。
卷发盘龙剑士高,细腰勒马宫娥莹。
熊君珥貂当警跸,鹭序称觞俨朝觐。
麾幢影散绿云飞,弦索声迟玉箫并。
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
春秋未许僭王章,尸祝宁应窃天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