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为姓字,汝亦一罗浮。
白岳不归去,孤云安所求。
能诗如舅氏,过我此炎洲。
未有瑶华报,离居黯欲愁。
罗浮为姓字,汝亦一罗浮。
白岳不归去,孤云安所求。
能诗如舅氏,过我此炎洲。
未有瑶华报,离居黯欲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歙人罗子浮山还潨溪兼寄令母舅汪子栗亭》组诗的第二首。诗中以“罗浮”为姓,巧妙地将收信人与地点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归乡的关切。
首句“罗浮为姓字,汝亦一罗浮”,以“罗浮”二字双关,既指收信人姓氏,也暗指罗浮山,巧妙地将人物与地点相联,营造出一种亲切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白岳不归去,孤云安所求”,通过对比白岳(黄山)与孤云,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能诗如舅氏,过我此炎洲”,称赞友人如同舅父一般才华横溢,并邀请他到自己所在的炎洲(可能指南方炎热之地),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才华的欣赏。
最后,“未有瑶华报,离居黯欲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能否有所回报的期待,以及对分别后孤独与愁绪的担忧,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
文高柏梁殿,礼薄霸陵原。
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
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
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
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
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
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
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
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
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搘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谁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
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
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
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
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来。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予在杭州日有歌云:听唱黄鸡与白日。
又有诗云:着红骑马是何人?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