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上南楼望,羁愁觉易消。
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
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
试上南楼望,羁愁觉易消。
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
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南楼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试上南楼望”,简短有力,引出接下来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羁愁觉易消”表达了在自然美景面前,内心的忧愁似乎得到了缓解,流露出一种暂时忘却烦恼的轻松感。
接着,“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这两句描绘了远处雨后的溪流与港口相接,海潮暗中涌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白露在青草地上晶莹闪烁,丹霞在蓝天中映照出绚烂的色彩,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生动与丰富。
最后,“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这两句则转而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梦中的吉兆或许预示着好运,但日暮时分,面对未知的未来,诗人感到难以招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圣志探渊学,皇慈示至仁。
论经穷古训,锡燕比嘉宾。
天醴尧觞举,箫韶舜乐陈。
隆恩均近辅,赐札下严宸。
洒墨星辰烂,飞毫日月新。
聪明钦作后,气志俨如神。
龙马观牺迹,延陵识圣真。
受藏辉蔀屋,荣遇极儒绅。
方讲三王治,思还四海淳。
顾惭愚陋识,何所补涓尘。
临溪双石如层城,中有洞天门不扃。
杖藜穿莎入微径,古藤络树春冥冥。
渴猿引子下饮涧,山瓢我亦分清泠。
一重一掩翳复朗,朱门金榜开殊庭。
众峰环拱受约束,何年神造驱五丁。
缥缈楼台钟磬寂,薜荔纷披窗户青。
黄冠羽服者谁子,琼台坐阅南华经。
客来揖坐松下石,呼茶味瀹枸杞灵。
笑遣青衣导予步,峰回路转银河倾。
初看绝壁走云雾,倏听万壑驱风霆。
不知何代擘青峡,明珠万斛皆龙腥。
欲唤琴高借仙鲤,濛濛山雨吹孤亭。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
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
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
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
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