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福塘上》
《光福塘上》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

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来何晚稻初芒。

祗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gtángshàng
sòng / fànchéng

zhǐdiǎnchuīyānmǎngcāngcānyìngqiánzhuāng

shēngrénxiǎojiācǎohuāshēnxiàngxiāng

chūnkōngshàngláiwǎndàochūmáng

zhījīnnóngshìcūncūnxiānbēizhùshuǐtáng

注释
炊烟:乡村中升起的做饭的烟雾。
隔:相隔。
莽苍:广阔的原野。
午餐:中午的一餐。
前庄:前方的村庄。
鸡声:鸡鸣声。
人语:人们的交谈声。
小家乐:小家庭的快乐氛围。
木叶:落叶。
草花:野花。
深巷:幽深的小巷。
香:香气。
春去:春天过去。
衣尚絮:衣物里还留有棉絮。
雨来:下雨。
何晚:为何这么晚。
稻初芒:稻谷刚开始长出芒。
农事:农活。
村村急:每个村子都很忙碌。
先陂:首先。
贮水塘:储存水的池塘。
翻译
炊烟升起在远方的田野,午餐或许能送到前面的村庄。
鸡鸣人声充满小家的欢乐,木叶草花的香气弥漫在深深的巷弄。
春天已过,衣物里仍有棉絮,但为何雨来得如此迟,稻谷才刚长出芒尖。
如今农忙时节紧迫,每个村子都在急切地储水于池塘以备灌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首句"指点炊烟隔莽苍",通过炊烟的升起,展现出村庄在远方山峦间的隐约轮廓,富有画面感。次句"午餐应可寄前庄",暗示了村庄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助精神。

"鸡声人语小家乐"进一步描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鸡鸣犬吠与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家图景。"木叶草花深巷香"则运用了嗅觉,通过木叶和花草的香气,让人感受到乡村环境的清新自然。

"春去已空衣尚絮"表达了时光流转,春天已逝,但衣物里还留有棉絮,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节俭。"雨来何晚稻初芒"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季,稻田里的稻穗开始抽穗,显示出农事的紧迫。

最后两句"祗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点明了当前农村的急务——抓紧时间蓄水灌溉,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农耕文化的特色。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饯吴长文司理用脩持贤业教无欠为韵·其四

圣贤去我远,何者名事业。

吾欲到彼岸,须君借舟楫。

(0)

癸亥夜梦

丙夜清眠正熟时,梦魂飞去拜丹墀。

小臣乍得披肝胆,感慨分明涕泪垂。

(0)

再韵寄元龄弟二首·其一

季也东归何太迟,伯兮西望屡吟诗。

茅檐昨夜雪深尺,人在篷窗知不知。

(0)

脚婆子

此姥原无妒与嗔,平生气类竹夫人。

蛾眉渐遣温柔梦,鸱腹犹疑见在身。

包裹形模才一衲,薰蒸汤沸稳相亲。

承恩脚底非由貌,启沃怜侬夜夜新。

(0)

同主簿过翠眉亭·其二

宦情元薄且浮沉,抚字劳心祇效颦。

白首论交嗟已晚,青衫捧檄祇缘贫。

简书岂不怀朋友,德意安能及吏民。

误矣折腰成底事,谁欤高枕有閒人。

(0)

菊花潭

何处无甘菊,何处无清泉。

菊泉适相值,天地何尝偏。

岂但为九日,可以踰百年。

愿与潭下村,餐英汲潺湲。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