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高处雨声寒,倦客天涯兴已阑。
地隔湖湘书故远,云连巴蜀道应难。
曾悲夜月青衫湿,又怯秋风白苧单。
松菊成荒归未得,病躯深悔误儒冠。
万山高处雨声寒,倦客天涯兴已阑。
地隔湖湘书故远,云连巴蜀道应难。
曾悲夜月青衫湿,又怯秋风白苧单。
松菊成荒归未得,病躯深悔误儒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安化山间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句“万山高处雨声寒”,以寒雨衬托出山高路险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接着,“倦客天涯兴已阑”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对远方的厌倦,情感饱满而真实。
“地隔湖湘书故远,云连巴蜀道应难”两句,通过地理空间的遥远与艰难,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湖湘”、“巴蜀”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曾悲夜月青衫湿,又怯秋风白苧单”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夜晚的月光和秋风中的衣物,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情绪波动,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最后,“松菊成荒归未得,病躯深悔误儒冠”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回归家园的遗憾,以及对自己曾经选择的学术道路的反思。这里的“松菊成荒”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我身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走马长安自笑频,狐裘凋弊却宜新。
飞天梦兆无双翅,叨禄头颅又几春。
文誉未能供馆阁,丹青宁许到麒麟。
冯唐当日徒悲老,季子何人乃为贫。
忝预鹓鸿趋左掖,偶寻骐骥过西邻。
大方制作私传样,丽泽风流藉辅仁。
白昼飞觥无市酒,清谈挥麈绝纤尘。
西曹青锁劳虚席,南海洪都见故人。
掉臂乾坤怜气迈,忘形尔汝信情亲。
月明醉倚金鞍笑,同是天涯万里身。
凛凛张文纪,遗风何岧峣。
接武今有人,青骢振华镳。
白笔生雷霆,魑魅惊潜消。
不见纤尘飞,但觉山岳摇。
顾兹苍玉图,意者同高标。
苍玉有劲节,岁寒终不凋。
长梢拂云汉,短节含箫韶。
郁郁千万竿,四时散清飙。
拱揖谢众卉,安用争春娇。
卜始谅有终,芳声允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