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云寺·其二》
《碧云寺·其二》全文
明 / 黎邦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路转丹梯远,苍茫听午钟。

莲花随地涌,宝树自云封。

日映毫光现,烟深塔影重。

谁知人境内,亦有竺乾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碧云寺的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路转丹梯远”,描绘了通往碧云寺的道路蜿蜒曲折,丹梯高耸,暗示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接着,“苍茫听午钟”一句,通过午时悠扬的钟声,渲染了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静止与心灵的净化。

“莲花随地涌,宝树自云封”两句,运用了莲花与宝树这两个佛教象征物,不仅展现了碧云寺的自然美景,也寓意着佛法的纯洁与神圣。莲花象征着清净与解脱,宝树则代表了佛教的智慧与教义。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文化的内涵。

“日映毫光现,烟深塔影重”描绘了日光照耀下,寺庙的光辉与阴影交织,形成了一幅光影交错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碧云寺在自然光线下的美丽,也暗示了佛法的光芒穿透世俗的迷雾,照亮人心。

最后,“谁知人境内,亦有竺乾峰”表达了碧云寺作为人间的一处净土,隐藏着佛法的高峰,即佛教智慧的顶点。这句话既是对碧云寺独特魅力的赞美,也是对佛法深邃内涵的一种揭示,鼓励读者去探索和领悟其中的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寺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哲思的意境,引导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体悟佛法的真谛。

作者介绍

黎邦琰
朝代:明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华,号岱舆。从化人。民表长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猜你喜欢

菩萨蛮·唐昌观里东风软

唐昌观里东风软。
齐王宫外芳名远。
桂子典刑边。
梅花伯仲间。
笼茸锼暖雪。
琐细雕晴月。
谁驾七香车。
绿云飞玉沙。

(0)

西江月·一片秋香世界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青天不惜烂银盘,借与先生为劝。
酒唤诗来酒外,人言身在人间,如何得似碧云间。
且共嫦娥相伴。

(0)

寿楼春 寻春服感念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
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0)

点绛唇·花落苔香

花落苔香,断无人肯行鵷甃。
晚风翻绣。
吹醒东窗酒。
犹卧氍毹,明月知人瘦。
香消後。
乱愁依旧。
开□胡酥手。

(0)

齐天乐·鸳鸯拂破苹花影

鸳鸯拂破苹花影,低低趁凉飞去。
画里移舟,诗边就梦,叶叶碧云分雨。
芳游自许。
过柳影闲波,水花平渚。
见说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
阑干斜照未满,杏墙应望断,春翠偷聚。
浅约挼香,深盟捣月,谁是窗间青羽。
孤筝几柱。
问因甚参差,暂成离阻。
夜色空庭,待归听俊语。

(0)

瑞鹤仙·杏烟娇湿鬓

杏烟娇湿鬓。
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
回头翠楼近。
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
归鞭隐隐。
便不念、芳盟未稳。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
谁问。
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
芳心一寸。
相思后,总灰尽。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