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庵即事六首和黄梅南音和尚其上座无畏坐脱于盐和尚至盐送之故及·其一》
《旅庵即事六首和黄梅南音和尚其上座无畏坐脱于盐和尚至盐送之故及·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芒鞋携杖笠,精舍独招寻。

黄蘖传宗古,青山卧闼深。

风纤萤不定,竹瘦雨难禁。

却忆西归客,先予返少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探访古刹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芒鞋携杖笠”描绘了僧人朴素的行装,芒鞋是草鞋,象征着简朴与修行的决心;携杖表示他可能在山路上跋涉,而笠则是防雨遮阳的帽子,显示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整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精舍独招寻”则点明了僧人独自前往寺庙的行动,这里的“精舍”指的是修行的住所或寺庙,“独招寻”则强调了这次探访的孤独与专注,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对修行的执着。

接下来的“黄蘖传宗古”可能引用了佛教中关于传承与法脉的传统,黄蘖是佛教术语,常指传授佛法的师承关系,这里可能暗含了僧人在寻找或传承某种精神或教义的线索。

“青山卧闼深”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寺庙所在的自然环境,青山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的怀抱,而“卧闼深”则可能是指寺庙建筑隐匿于山林之中,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风纤萤不定,竹瘦雨难禁”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纤细的风、不稳定的萤火虫、瘦弱的竹子、难以承受的雨水,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夜晚山林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映射出僧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最后,“却忆西归客,先予返少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即将返回少林寺的感慨,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这里可能蕴含了对僧人修行之路的肯定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传统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其二

造次依儒术,朝回只一经。

更无他嗜好,端是众仪刑。

符应当良月,声华自妙龄。

帝垣从此日,光焰粲前星。

(0)

觅花

背山面水竹周遭,虽乏楼台气已豪。

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间容我诵庄骚。

(0)

次韵夜坐

山林分老不求官,梅月窗深耐坐寒。

浮世人如春梦乱,明朝事作宿缘看。

膝边镫火心相付,眉里杯盘量自宽。

睡去醒来朝复暮,百年如此是平安。

(0)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

诗话半窗日,禅机万竹风。

悠然相契处,付与不言中。

长揖出门去,水流云外空。

(0)

甲申夏到杖锡忆戊寅秋同黄东发游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

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

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

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0)

寄崇福主泽南洲

天地中閒澒洞尘,山林须是好三分。

危时安饭僧家鼓,浊世清风相国坟。

老后重来如梦见,静中自韵以心闻。

同游话到溪头别,寂寂斜阳淡淡云。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