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已旬浃,所历皆朔漠。
兴和号上郡,陂陀具城郭。
滦阳界东履,汾晋直西略。
提封广以遐,编氓半土著。
连甍结贾区,层楼瞰寥廓。
要会称雄丽,势压诸部落。
兴王远垂裕,百载承制作。
北巡必西还,远儗东邑洛。
供亿颇浩繁,抚循在恭恪。
四邻慎备虞,三辅严寄托。
贤愚不同调,虫沙与猿鹤。
长愿四海清,汉仪岁辉烁。
我行已旬浃,所历皆朔漠。
兴和号上郡,陂陀具城郭。
滦阳界东履,汾晋直西略。
提封广以遐,编氓半土著。
连甍结贾区,层楼瞰寥廓。
要会称雄丽,势压诸部落。
兴王远垂裕,百载承制作。
北巡必西还,远儗东邑洛。
供亿颇浩繁,抚循在恭恪。
四邻慎备虞,三辅严寄托。
贤愚不同调,虫沙与猿鹤。
长愿四海清,汉仪岁辉烁。
这首元代周伯琦的《纪行诗十首(其三)兴和郡》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中对兴和郡的所见所感。诗中,他赞赏了郡城的规模宏大,城郭井然有序,地处边陲,连接着滦阳与汾晋,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人强调了兴和郡的雄伟壮丽,以及它在周边部落中的威望,认为此地是历代帝王施政的福地,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
诗中提到皇帝北巡时必定西归,与东都洛阳相媲美,反映出朝廷对这里的重视。供应和服务规模庞大,治理要求严谨而恭敬。诗人提醒周边地区要谨慎防备,显示出对安全的重视。同时,他也认识到这里的人才济济,既有贤能之士也有普通百姓,以及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希望天下太平,汉家制度永放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兴和郡的风貌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稳定和繁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