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履春冰》
《履春冰》全文
唐 / 张萧远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

薄光全透日,残影半销春。

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

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

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

愿将兢慎意,从此赴通津。

(0)
注释
一步:每一步。
愁新:新的忧虑。
薄光:微弱的光线。
全透:几乎穿透。
残影:春天的残余影像。
半销:逐渐消逝。
蝉想:蝉似乎在想。
鱼惊:鱼儿受惊。
底虚:脚下虚空。
难驻足:难以停留。
岸阔:宽阔的岸边。
怯回身:害怕转身。
岂暇:哪有时间。
踟蹰:犹豫不决。
宁辞:宁愿。
顾盼:回头张望。
兢慎意:谨慎的心情。
通津:通向彼岸的道路。
翻译
每走一步都充满新的忧虑,生怕陷入困境。
微弱的光线几乎穿透了阳光,春天的残影也在逐渐消逝。
蝉似乎在思考飞翔时的翅膀动作,鱼儿被脚步声惊动,鱼鳞颤动。
脚下虚空难以停留,宽阔的岸边让人害怕转身。
哪有时间犹豫不决,宁愿频繁地回头张望。
我愿意带着谨慎的心情,从此踏上这条通向彼岸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踏冰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行道路的担忧和小心谨慎的情感。首句“一步一愁新”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沉重心情,每一步都充满了新的忧虑。接着,“轻轻恐陷人”则是对这种踏冰前行可能带来的危险的担忧。

以下几句“薄光全透日,残影半销春”,通过对阳光和树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早春的萧瑟气氛,给人的感觉是春意未盛,但又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许凄凉。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则是诗人用动物比喻自己的心情和行为,表现了内心的不安与外界动作的警觉。

“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进一步描绘了踏冰的艰险和不稳定,以及面对这种环境时诗人内心的恐惧与退缩。最后,“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此地的无奈,以及不断回头观望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踏冰过程的细致描绘,传递了一种谨慎前行、内心不安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张萧远
朝代:唐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
猜你喜欢

用韵酬若庸

未有闲情学圃农,醉乡吟社敢当冲。

守官郎署成遗老,托去词林拟附庸。

玄圃不遥当徙舍,酒泉无恙愿移封。

闻君近日缘诗瘦,华发星星革带松。

(0)

张道士山房·其四

徙倚诗成午照余,仙家宫府半楼居。

醉来也有回仙兴,自擘黄柑蘸酒书。

(0)

十三绝句·其十一

赵普元为社稷臣,君臣鱼水更何人。

难虚雪夜相逢意,海错犹堪佐酒巡。

(0)

种处能招凤鸟来,月明清影拂书堆。

笋鞭遇石犹斜出,花米逢春莫乱开。

此物似贤今合荐,吾家医俗旧曾栽。

若从后圃论高节,梨白桃红孰取材。

(0)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马槟榔

有树吾不识,人云马槟榔。

槟榔产南海,结实因瘴乡。

平生冒其名,岂亦如丁香。

白花细而密,实甘翻可尝。

其叶与麻同,沃若泽且光。

麻马音或讹,欲问郭驼亡。

(0)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其五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