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玉河冰泮》
《赋得玉河冰泮》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寒澌忽散御沟东,百道清波太液通。

望处月华连沼动,祈来雪瑞及春融。

渐听玉碎方流畔,不尽珠遗赤水中。

先向龙池沾帝泽,愿歌鱼藻乐皇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玉河冰面融化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帝王治国理念的颂扬。

首句“寒澌忽散御沟东”,描绘了冰面在春日阳光下突然融化的情景,给人一种惊喜之感。“百道清波太液通”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融化的冰水汇聚成众多清澈的水流,与太液池相连,展现了自然界的流动之美。

接着,“望处月华连沼动,祈来雪瑞及春融”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月光下的沼泽似乎也在随着水流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春日祈福,期盼着雪后的瑞气与春的温暖。

“渐听玉碎方流畔,不尽珠遗赤水中”描绘了流水声中蕴含的细腻变化,仿佛玉器在水边破碎,又似珍珠在赤水之中散落,形象地表现了水的动态美。

最后,“先向龙池沾帝泽,愿歌鱼藻乐皇风”表达了对帝王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帝王能如同欣赏鱼藻在水中游动般享受自然之乐的心愿。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倦寻芳.题孙正刚岁寒词隐图

梦程雁后,诗思花前,阑岁新饯。

惨绿年华,春盎镜中真面。

立雪苍茫邀鹤守,盘松夭矫款龙儿。

费销凝、是临风岸帻,晚笳催遍。

问窈渺、骚心谁会,无数峰青,江上人远。

技比雕虫,识字子云同叹。

非色非空风味在,闲云闲雨文章贱。

振天声,好探骊懦弦千变。

(0)

浣溪纱

宿雨初收日未斜。游蜂颤影扑窗纱。

蜀葵新放一丛花。

何处兰苕栖翡翠,当年门巷种枇杷。

梦回才信有天涯。

(0)

采桑子

候蛩无语残蝉噤,冷露侵阶。屧印苍苔。

自古针神号夜来。灯摇碎影帘垂地,梦醒空斋。

青鸟音乖。有约黄花几度开。

(0)

绛都春二首·其二

红闺翠线。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0)

扬州慢二首·其二

修竹茅庵,疏灯禅榻,当时曾下南州。

又江湖去也,听夜雨孤舟。

莫重认、荒菭断石,美人何在,云散风流。

想黄絁入道,十年一梦红楼。

玉梅万树,酹香魂、西子湖头。

算花月因缘,人天慧福,难得双修。

小劫华鬘过了,情禅破绮恨都收。

祗香光多事,飞鸿残雪痕留。

(0)

忆旧游

记个人初见,对著东风,把袖言愁。

特唤起江郎,恨事为拈赋笔,竟不能休。

题残百纸凄怨,暄景变清秋。

尽收拾新篇,装成小本,待寄红楼。

笑书生寒乞,欠碧玉黄金,此是缠头。

签题须郑重,有风流一老,能作银钩。

毛公近推长句,凭仗压江洲。

文字倘传留,濡毫拂砚吾所求。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